傳統模式問題
項目模式:
項目分包、各自獨立、互不相通。校園用能雖是整體,用能監測確是零散的
管理需求:
電力監控(變配電安全)、能耗監測(統計校園用能上傳上級部門)消防(標準要求),屬于必要系統,無管理要求。
宿舍用電管理設計宿舍用電安全和收費,是每個高校必要管理需求。充電樁(新能源)是趨勢。
傳統模式痛點
傳統項目模式下的系統方案缺乏整體的能源監測和管控需求,學校想實現綜合能源管理要疲與協調不同廠家直接溝通數據融合或重新立項重構,成本大、周期長,不利于低碳校園建設。
EMS-EDU1.0—信息互通、統一管理
計量體系搭建 能耗數據統計 用能指標管理 設備能效分析 末端節能控制
EMS-EDU2.0—系統互動、高效管理
EDU-校園綜合能源管理
校園建筑面積大、建筑類型多樣、用能需求復雜,傳統能耗分析軟件僅能統計校園總體用能,無法進行深度分析管理。綜合能源管理模塊從能耗拓撲、組織拓撲、空間拓撲三個維度對校園能耗精準統計和管理,實現智能化與動態化
EDU-校園綜合能源管理
基于校園能耗拓撲、組織拓撲、空間拓撲三個維度對校園總體用能進行分析展示。方便管理者快速了解校園能耗情況,定位高能耗建筑或組織部門,對整體用能進行能耗對標及異常分析等。
EDU-校園綜合運維系統
包括配電監控、配電室環境監測等傳統電力運維功能,針對校園管理增加設備報修、重點設備(電梯、水泵、中央空調等)運行狀態監測及報警。
EDU-能源漏損監控系統
對校園用水數據進行統一監測及分析,并通過可視化組態平臺對數據進行直觀展示,洞悉用水情況,對違規用水進行監測分析及報警。
EDU-公共用能管理系統
針對教學、辦公等公共區域用能進行檢測和管理。以房間為單位對水電用能進行統計、并對照明和空調用能進行策略管控;以組織拓撲或空間(建筑)拓撲為基準對能耗進行統計分析,進行指標下發、定額對標、定額排名、超額報警等功能。
EDU-宿舍用電管理系統
對宿舍用電進行精細化計量及控制。單間宿舍可最多進行5路獨立計量控制(違規電器識別、定時通斷),并具有基礎額度設置、跳閘記錄等功能嗎,可與校園一卡通對接統一充值。
EDU-安全用電管理
對宿舍用電進行精細化計量及控制。單間宿舍可最多進行5路獨立計量控制(違規電器識別、定時通斷),并具有基礎額度設置、跳閘記錄等功能嗎,可與校園一卡通對接統一充值。
宿舍區電源插座較多,違章私拉亂接現象比較嚴重,使用劣質大功率、超負荷電器,易造成短路引發火情;
教學區域電視、電腦等設備長時間不斷電,容易局部過熱引發電氣火災;
學校內高層建筑、綜合教學樓、實驗室、圖書館等建筑多,電氣安全隱患多:
公共區域普遍存在消防設施老舊、損壞、標志配備數量不足等問題;
學校屬于半開放型的社會,各種經營場所參與其中,除了食堂還有各種類型的餐飲,廚房操作區油煙大,油垢多,但凡電氣線路出現一點問題引發一點火星,接觸到廚房重油煙地區,就將是一發不可收拾的一場火災。
EDU-智能照明/空調管理系統
公區照明、空調用電往往缺乏監管,長明燈、空調忘關或長時間處于過低溫度會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浪費。對校園照明和空調進行遠程監測和控制(群控、策控、時控)可有效節省非必要浪費。
EMS-EDU3.0—多能互補/充分自治/能源互聯
效益分析
安全效益:
排除校園能源設備的安全隱患,有效提高能源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更好的保障校園的日常生活。
節能效益:
通過采用高性能設備和智能化管理手段實現節能效益,降低用能成本,直接節能效益10%左右。
運營效益:
通過綜合改造,節約人力物力,大大降低學校運營成本
社會效益:
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我國低碳循環經濟發展。
案例
項目概況
西交利物浦大學坐落于于蘇州太倉市 , 地塊總面積約546畝 , 總建筑面積 約49.7萬平方米 ,最多能容納10,000名 學生和1,200名教職員工。是國內大學跨河大圓環連接U型建筑體 , 榮獲 WAN世界建筑新聞大獎以及LEED金級 綠色建筑認證。
西浦太倉校區設有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學院、 智能機器人學院等7個行業 學院 。 根據規劃 , 到2025年 , 西浦太 倉校區將為當地每年輸送不少于2000 名具有國際視野、 專業知識的高層次創 新人才 , 預計到2026年 , 西浦太倉校 區的在校學生人數將超8000名。
項目方案
本次項目涉及學校的教學區和生活區 , 包括 2個高壓室 , 9個10/0.4 kV變電所以及末端配電 箱柜等。安科瑞提供了電力監控系統、 能耗監測系統、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 ,共計接入40臺微機保 護裝置、 926塊多功能電力儀表、 21塊變壓器溫 控儀。由于校區面積比較大 ,整個系統采用分區 組網方案 , 各區域ANet網關數據通過校內局域 網上傳至Acrel EMS平臺統一管理。
后期預留分體式空調、 分布式光伏、 儲能系統數據的接入和監控。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