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科興商貿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對抗自然界的“殺手”
對抗自然界的“殺手”
近幾十年,兩棲類在范圍內出現了種群數量快速下降,主要元兇之一是兩棲動物壺菌病。該病由真菌壺菌(chytrid fungus)引起,是一種新出現的急性的只感染兩棲動物的致死性傳染病,是目前兩棲動物多樣性的zui大威脅。
面對這種惡性殺手,動物也不是*沒有保護力,研究指出多次接觸壺菌而幸免于難的青蛙會發展出一些重要的免疫力。
壺菌病發現于1997年,主要侵染兩棲動物變態后個體(即亞成體和性成熟個體)的角質化表皮及幼體的牙行和顎鞘,擾亂表皮的滲透調節功能,導致兩棲動物由于個體的電解質不平衡而死亡。
已有50個國家超過500種兩棲動物感染該病,其中有約100種兩棲動物因感染該病而絕滅或可能絕滅,還有100多個種群正在快速下降。針對于這種情況,各國科學家們均展開了研究,此前的研究表明兩棲動物無法獲得對這種病原體的抵抗力。
但是研究通過對包括古巴樹蛙在內的幾種兩棲類進行研究,發現青蛙能學會避開這種病原體,克服在反復接觸蛙壺菌后由其所誘導產生的免疫抑制,并能利用死病原體獲得對它的免疫力。
研究人員讓青蛙接觸了活著的和已經死了的蛙壺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Bd),但是不控制這種感染。結果發現在這兩種情況下,那些曾多次接觸真菌的青蛙,要比從未接觸過這種真菌的青蛙表現更好。這一結果表明,青蛙能發展出針對這種真菌的免疫力來,這也許有助于為動物進行免疫接種。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