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源葉標準品網>>技術文章>>復方*(歐博士*)溶液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驗證實驗
1. 樣品復方*(歐博士*),批號309315 、402021,生產廠家為香港歐化藥業有限公司。
2. 驗證用菌種 枯草桿菌CMCC(B)63501、*CMCC(B)26003、大腸埃希菌CMCC(B)44102、白色念珠菌CMCC (F) 98001、 黑曲霉CMCC(F)98003。
3. 方法 中國藥典有關微生物限度檢查法方法驗證試驗。
4. 具體操作方法
4.1菌液制備:
(1) 取經37℃培養18~24h,*、大腸埃希菌、枯草桿菌的肉湯培養物1ml+9ml鹽水,10倍稀釋至10-5 ~10-7,細菌數約為50~100cfu/ml,做活菌計數備用。
(2) 經25 ℃培養18~24小時的白色念珠菌霉菌液體培養物1ml+9 ml鹽水10倍稀釋至10-5 ~10-7,細菌數約為50~100cfu/ml,做活菌計數備用。
(3) 取經25 ℃培養1周的黑曲霉斜面培養物,加3~5ml鹽水洗下霉菌孢子,吸取出菌液, 用標準比濁管比濁,然后取1 ml +9 ml鹽水,逐管10倍稀釋為10-4,細菌數約為50~100cfu/ml,做活菌計數備用。
4.2 供試液制備 吸取樣品10 ml ,加0.1%蛋白胨水氯化鈉稀釋液90ml濃度均為1:10供試液,分別人工污染上述5種代表試驗菌株。
4.3 培養基稀釋法: 采用加0.5 ml、0.2 ml、0.1 ml /皿供試液,再加15~20 ml瓊脂培養基,待凝固后,置規定溫度培養24~48小時觀察結果細菌計數,測定回收率。結果見表:
4.4 回收率測定:
(1) 試驗組: 分別取不同品種的1:10供試液1 ml、50~100個/ ml 試驗菌株同時加入平皿中,立即傾注瓊脂培養基,待凝固后,置規定溫度培養24~72小時觀察結果。薄膜過濾法以zui后一次的沖洗液加入試驗菌.
(2) 活菌組 測定每一菌株的試驗菌數
(3) 供試液對照 測定供試品本底菌數
(4) 稀釋劑對照組
5 結果
菌落計數結果、常規法和培養基稀釋法在復方*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的驗證結果見表1、2和表3。
表1 菌落計數(cfu/ml)
實驗次數 | 金葡菌10-5 | 枯草桿菌10-5 | 白色念珠菌10-5 | 黑曲霉10-4 | 大腸埃希菌10-7 |
1 | 94、90 | 130、80 | 73、72 | 110、90 | 14、15 |
2 | 80、74 | 45、 23 | 128、108 | 110、120 | 54、34 |
3 | 153、150 | 78、 77 | 73、74 | 110、100 | 30、27 |
從表2結果可以看出: (1)采用常規方法檢驗復方*溶液供試品,人工污染5株代表菌株,該供試品對大腸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回收率試驗均高于70%,可采用常規方法檢驗。(2)復方*對*、枯草桿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供試品回收率為0.02~29.2%,均低于70%。
表2 復方*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驗證 (常規法)
實驗次數 | 人工染菌回收率% | ||||
金葡菌 | 枯草桿菌 | 白色念珠菌 | 黑曲霉 | 大腸埃希菌 | |
1 | 0.02 | 71.4 | 81.1 | 100.0 | 100.0 |
2 | 29.2 | 29.4 | 100.0 | 100.0 | 100.0 |
3 | 抑菌 | 抑菌 | 100.0 | 100.0 | 100.0 |
表3 培養基稀釋法(1ml加2個平皿)復方*微生物限度檢查驗證
實驗次數 | 人工染菌回收率% |
|
| 金葡菌 | 枯草桿菌 |
1 | 80.7 | 100.0 |
2 | 91.4 | 100.0 |
表3中的結果證明,采用培養基稀釋法可消除供試品對人工污染*和枯草桿菌的抑菌作用。回收率達到70%以上。因此,培養基稀釋法(0.5ml/皿)可用于復方*(歐博士*)的微生物限度檢查。
6 結論
根據驗證試驗結果,確定復方磷可待因(歐博士*)溶液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為細菌數測定可采用培養基稀釋法(0.5ml/皿)測定,霉菌數可采用常規法測定。
注:常規法為1ml供試液加15~20ml菌落計數用培養基;培養基稀釋法則為0.5ml供試液加15~20ml菌落計數用培養基為2倍稀釋,0.2ml供試液加15~20ml菌落計數用培養基為5倍稀釋。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