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微生物培養基的電化學質譜技術
發酵培養基是供菌種生長、繁殖和合成產物之用。它既要使種子接種后能迅速生長,達到一定的菌絲濃度,又要使長好的菌體能迅速合成需產物。因此,要求發酵培養基的組成應豐富、*,碳、氮源要注意*和遲效的互相搭配,少用*營養,多加遲效營養;還要考慮適當的碳氮比,加緩沖劑穩定pH值;并且還要有菌體生長所需的生長因子和產物合成所需要的元素、前體和促進劑等。
除有菌體生長所必需的元素和化合物外,還要有產物所需的特定元素、前體和促進劑等。但若因生長和生物合成產物需要的總的碳源、氮源、磷源等的濃度太高,或生長和合成兩階段各需的*條件要求不同時,則可考慮培養基用分批補料來加以滿足。
常用的微生物培養基鑒定方法都是基于微生物的形態學、細胞生理生化、以及核酸基礎建立的。自20世紀90年代,微生物鑒定系統不斷發展,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但仍然是建立在傳統的生理生化和核酸基礎上。近年來,基于培養基組學的質譜技術憑借其高靈敏度、高通量、快速等特點在微生物檢測和鑒定方面得到快速發展。質譜技術主要是利用特定離子源將待檢樣品轉變為高速運動的離子,這些離子根據質量/電荷比的不同在電場或磁場作用下得到分離,并且檢測器記錄各種離子的相對強度,形成質譜圖用于分析,進行數據庫檢索,提供可靠的鑒定結果。
目前用于微生物培養基檢測鑒定的質譜技術主要是氣—質聯技術(GC—MS)、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 MS)、電噴霧質譜(ESI—MS)及熱裂解亞穩態原子轟擊質譜(Py—MAB—MS)等。
微生物培養基是培養專性厭氧菌的培養基,除含營養成分外,還加入還原劑以降低培養基的氧化還原電勢。細菌L型培養基是針對細胞壁缺損的細菌L型,由于胞內滲透壓較高,故培養基必須采用高滲低瓊脂培養基。基礎培養基也可以作為一些特殊培養基的基礎成分,再根據某種微生物的特殊營養需求,在基礎培養基中加入所需營養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