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新聞觀察員 路治歐
“新聞聯播怎么不播‘領導很忙’了呢?”1月13日晚的*《新聞聯播》還未播完,@阿黑哥就在微博上發問。
截至昨晚9時,200多條微博關注該節目與往日不同的變化,*的*微博里也有數百網民留言稱贊其“清新之風”。
的確,在當天的節目編排中,從霧霾天氣到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內容更親民了;從問題魚翅到獸藥濫用抗生素調查,輿論監督更給力了;從生活服務臺到記者調查、新聞觀察,新聞表現形式更多樣化了。
事實上,去年以來,這個節目就一直在往更“接地氣”方面改變。在“你幸福嗎”的策劃中,“我姓福”的問答得以保留;在關愛失憶失能老人的系列報道中,登出了尋人的;在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功起降殲-15艦載機后,播發了老百姓各種搞笑姿勢的“航母style”……
播發民生新聞的比例增加,也收獲了較高評價。1月1日至5日,《新聞聯播》zui高單期收視率為4.53%,平均收視率與2012年平均值相比,上漲了24.32%。
這說明尊重新聞規律、用世界都接受的方式跟人進行平等交流的媒體,才能贏得觀眾。
“沒有一條活動”的《新聞聯播》,是因為當天確實沒有相關的活動,民生風格才是當天該節目受稱贊的zui主要原因。其實,總是沒有“活動”的《新聞聯播》也不是好的《新聞聯播》,因為它本就是*的新聞,而能否挖掘出“活動”和會議中的新聞價值,才是衡量其轉型力度的標準。
歌舞升平只是時代的一部分,問題也是時代的聲音,民生是每個時代都應被執政黨關注的zui重要一部分。因此,*媒體更多地說真話、寫實情,既在意料之外,更在意料之中。當然,從目前來看,它們還做得不夠,還需要更多地傳達公民聲音。同時,正如一些網民所說:對比《新聞聯播》,許多地方的黨媒該情何以堪?一鍵分享到【網絡編輯:李鵬勛】【打印】【頂部】【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