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_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_波多野结衣乱码中文字幕_最新无码国产在线视频2021

技術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環保在線 > 技術首頁 > 技術交流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

2009年03月29日 15:12:56人氣:9148來源:北京歐仕科技有限公司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

編制說明

送審稿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編制組

二○○六年十一月

 

1、任務由來與背景

飲用水安全關系千百萬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保證飲用水安全,滿足人民群眾對飲用水越來越高的要求,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是“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以及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頭等大事。

設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是保護飲用水水源地zui大可能免受人類活動影響、保證水質安全的重要措施。依據《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劃定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二條“生活飲用水地下水源保護區,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門會同同級水利、國土資源、衛生、建設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根據飲用水水源地所處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質條件、供水量、開采方式和污染源的分布提出劃定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的規定,1989年起,部分省市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的要求劃定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但是,由于缺乏統一、科學的劃分標準,各地保護區劃分工作隨意性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保護區作用的發揮。

為貫徹落實*《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提出的“要科學劃定和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建設好城市備用水源,解決好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精神,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在參考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綱要》主要內容的基礎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起草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

本規范是《全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規劃工作的基礎。本規范在編制過程中,先后召開多次專家論證會對技術規范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進行論證,經專家修改后,國家環保總局發文到各部委、各有關單位及各省市*征求意見。zui后,編寫組根據各部門反饋的意見進行了認真修改后成稿。

2、當前保護區劃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0056-7月,國家環保總局組織中國環科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及中國地質大學的有關專家赴重慶、陜西省寶雞及咸陽、浙江省杭州等城市對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情況進行調研。通過調研了解到,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工作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1)保護區的劃分規范、指導及評價方法嚴重滯后,各地的劃分評價標準不盡相同,難以實現規范化管理。

2)由于缺乏保護區劃分的技術規范,劃定的保護區范圍很多都是范圍的水域和陸域,沒有經過科學的計算,保護區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3)因劃定方法不統一,管理制度不明確,地方各自為政,自行制定自己的劃分方法,在涉及跨界水源時,因保護區劃定及管理的原因,導致上下游糾紛。

4)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口的不斷增多,城鎮化的不斷擴大,新水源地的不斷開辟,原已劃分的保護區大多已經不能滿足保護水源地的要求,需要進行保護區的調整和重新劃分。

3、美國地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方法簡介

編制組在起草本技術規范的過程中,查閱了國外大量的水源保護區劃分的相關資料,其中,美國地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方法和1992年發布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綱要》的思路大致一樣,現介紹如下:

美國地方、州及聯邦機構主要運用三種方法劃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它們分別是:地形邊界劃分法、階梯式后退/緩沖地帶法、遷移時間計算法。

盡管現在美國政府要求各州采用地形邊界劃分方法劃分保護區,但是階梯式后退/緩沖地帶劃分,遷移時間計算對于地表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分也是很重要的方法,階梯式后退/緩沖地帶劃分,遷移時間計算可以使不同保護區的管理更容易。下面將這三種劃分辦法的介紹如下:

1)地形邊界劃分法

若不考慮規模,地形邊界定義為地帶的海拔。分水嶺的地形邊界是河流的集水區域的周界。類似地,次分水嶺的地形邊界是河流的支流集水區域的周界。這個集水區域是水源保護區取水口的上坡。

劃定水源保護區的一個重要的初始步驟就是劃定分水嶺區域。在地圖上劃分分水嶺區域的方法是,劃一條線連接取水口上坡地的zui高點,地表徑流從這里流到取水口。

2)階梯式后退/緩沖地帶法

階梯式后退/緩沖地帶法是利用地表水的階梯式后退和緩沖地區降低徑流對飲用水源不利影響,主要目的是在更大程度上過濾地表徑流,減慢地表徑流并增加地下水的滲透。

緩沖地區寬度的確定考慮的因素有:地形、當地土地的用途、留出緩沖區的政治和法律上的可行性、坡度、河流大小和土地所有權。河流型飲用水水源地的典型緩沖帶是沿著河岸,取水口上游的寬度為50200英尺的一個生長植被的土地帶。類似地湖泊、水庫型的也可以同樣劃分。

(3)遷移時間計算法

遷移時間計算法計算出的保護區實際上是河流所能到達的區域,而不是一個地區。本方法是對于一個污染物以與河流相同的流速計算從上游的監測點到取水口的遷移時間(TOT)。得到這個時間使得管理者可以有時間對污染事件做出正確的反映,采取有效的對策。利用水質流動模型,可以通過具體的水文、地理和水質參數計算遷移時間并且計算一旦污染時污染物在取水口時的污染水平。

遷移時間(TOT)方法常用來警示下游污染已經發生,并且提供給管理者時間關閉下游取水口。因為河流的遷移時間短(一般以天或小時計),因此發生在河流流入取水口的修復可能是有限的。由于揮發作用一些易揮發的污染物的濃度可能明顯減少,污染物的濃度常常由于河流中的稀釋混合和某些過程而降低,諸如光解作用。另外在這個過程中,部分水傳播的污染物可以粘附在粘土或其他顆粒物上,從而從水體中出來沉積到河床。

4、技術規范的主要內容

本技術規范主要內容有:規范的適用范圍、編制依據、術語與定義、水源地劃分的基本要求、河流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方法、湖泊水庫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的劃分方法、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分方法、保護區定界原則及編寫保護區劃分技術文件的基本要求和計算可參考選用的水質模型等。

5、主要技術內容說明

1)關于保護區劃分的適用范圍

本規范只是針對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而制定。分散式飲用水源由于在地域分布、供水量大小,取水方式等特殊性,*按照本規范實施在操作上可能會有一定難度,因此,分散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分僅可參照本規范執行。

2)關于保護區的分級

為了兼顧經濟發展與飲用水源地保護的關系,提高水源地保護區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便于降低污染防治成本,本規范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的要求設置了三級保護區,即一級、二級和準保護區,一級保護區內水質主要是保證飲用水衛生的要求,二級保護區主要是在正常情況下滿足水質要求,在出現污染飲用水源的突發情況下,保證有足夠的采取緊急措施的時間和緩沖地帶,而準保護區則是為了在保障水源水質的情況下兼顧地方經濟的發展,通過對其提出一定的防護要求來保證飲用水水源地水質。

3)關于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標準

目前涉及地表水飲用水水質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幾個:衛生部頒布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和建設部頒布的《城市供水水質標準》、《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以及國家環保總局頒布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針對水源地水質的只有《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對比建設部和國家環保總局頒布的標準,我們可以發現,雖然都是針對水源地的水質標準,但同一水質標準指標有大有小,寬嚴不一。衛生部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只適用于城鄉各類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飲用水,不適用于水源地水質,只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提出各項水質指標符合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要求的應滿足的限值,因此,本規范采用了國家環保總局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作為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標準,其中地表水基本項目有24項、補充項目5項、特定項目80項(特定水質項目的確定以縣級由上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當地的情況確定)。

4)關于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標準

考慮地下水遭受污染日益嚴重的現狀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頒布時《地下水水質標準》尚未制定的實際,本規范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采用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不同,采用了93年頒布的《地下水水質標準》作為水質標準,共有水質項目39項。

5)關于保護區范圍

理論上講,保護區的范圍劃的越大,對水源地的保護作用就越明顯,但是由于受土地利用、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制約,地方政府總希望保護區的范圍盡可能小,因此,本規范對僅一級保護區的范圍劃定了zui小的限值,目的是為了保證取水口的水質滿足衛生要求,而對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范圍的界定,則考慮了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增加了包括了廢水排放集中的區域的內容。對湖泊、水庫型飲用水源地,考慮到湖泊、水庫受面源污染影響相對較大和水力交換時間長等因素,因此規定了保護區范圍可以適當擴大的原則。

6)關于準保護區

劃定準保護區的作用主要是為了保證二級保護區內的水質滿足相應的水質標準,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在二級保護區能滿足水質要求的情況下,可不劃分準保護區。

7)關于保護區的劃分方法

為使規范兼具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考慮到各個省市的實際情況,本規范在保護區的劃分方法上采用了經驗方法和模型計算的方法,對具備計算條件的水源地采用模型計算方法劃定,對不具備計算條件的采用經驗方法進行劃定。保證了規范在技術上可行,操作中簡便。

8)關于水質模型的選擇

考慮到作為地表飲用水源地飲用水水源地一般為大中型的河流和湖泊、水庫,本規范中采用二維水質模型來模擬計算進入保護區的污染物濃度的變化情況,由于大型湖泊、水庫的流域面積大,水文條件復雜,而且面源污染的貢獻較大,無法運用二維模型模擬水質變化情況,因此,對大型湖泊、水庫的保護區沒有進行模型計算,而是按照經驗方法確定了保護區的范圍。

6、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1)由于近年來因飲用水中存在的有毒有機物引起的健康問題備受重視,對飲用水源水質標準修改問題,至今仍爭論不休,沒有明確的規定,衛生部,建設部都在修改自己發布的標準,都有了2005年的網上征求意見稿,但是由于尚未頒布無法作為標準使用。因此,在標準正式頒布前,我們仍采用現行標準作為水質標準。

2)在規范中,我們推薦了地表水的二維模型、地下水的半徑計算公式及地下水溶質運移數值模型,但由于各地自然條件存在差異,為了計算的準確性,各地不要照搬技術規范推薦的模型,可根據當地的水文地質特征選用適合的模型進行計算。

7、規范征求意見和建議的處理情況

2006    月,國家環保總局科技司發文至     等有關部委、各省市*、環保總局內各司局征求該技術規范在技術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經過    月時間,科技司共收到回函17份,具體的意見和建議共計67條。

征求意見工作結束后,編制組對各單位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歸納和整理,對每條建議從技術上、可操作性上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討論,對可以修改的意見立即按照建議進行了修改,對暫時不能修改的意見進行了原因說明。各部門提出的67條意見和建議中,涉及的主要問題有:關于技術規范的編制、發布、適用的意見6條,主要由各部委提出;關于技術規范的文字表述不準確的意見15條;關于規范中術語定義的意見6條;關于地下水保護區的劃定的意見9條;關于地表水一、二級保護區劃分的意見17條;關于水質標準的意見有2條;關于計算模型的選用問題的意見有5條;他諸如洪水標準、衛生防護帶概念等意見5條。

在意見的處理結果中,編制組充分考慮了各地、各部門的意見,特別是對各地*提出的具體的意見在便于操作的層面上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并提出了修改的辦法。在處理意見的過程中,按照建議進行修改的條數為37條,維持原條文的有22條,提出解決辦法建議的8條。(具體建議及處理情況見附件)。

 

 


附件:技術規范反饋意見匯總處理表

標準名稱: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           

主編單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2006 1024 日填寫

序號

標準條款編號

意見內容

提出單位

處理意見

備注

1

 

建議《技術規范》與*編制的水功能區劃有關內容相銜接。

國家*

在*門確定水源地的基礎上,環保部門制定技術規范,科學、合理劃分保護區是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礎。

關于技術規范的編制

2

 

《水污染防治法》修訂是今年人大法制工作重點。其中,《水污染防治法》有關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規定與《水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的協調統一是重點修訂內容之一。因此,建議在新的《水污染防治法》頒布后發布《》。

*

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劃分是保護飲用水源地,落實水源地污染防治各項工作的基礎,為做好《全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需要有統一的技術規范指導保護區劃分工作。

關于技術規范的發布

3

 

根據《水法》,我部已經完成《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工作。截止到20067月底,已有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復了本轄區的水功能區劃。在水功能區劃中,根據城鎮密集度、生活用水量、水污染狀況等劃定了飲用水源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分應以我部水功能區劃成果為基礎。

*

根據*門已經劃定的水源地環保部門開展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工作。

關于水源保護區劃分的權屬問題

4

 

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工作及相關技術規范制定工作中,水行政主管部門應起主導作用。

*

環保總局依據污染防治行政職能對飲用水源地采取劃分保護區的措施開展污染防治工作。

關于技術規范的編制

5

3.3-3.7

術語在國家標準GB/T 14157-93《水文地質術語》中已有明確定義,在此標準中可直接引用。

*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術語

6

 

淺層水的定義目前大家在認識上存在爭議,本文中第“3.8”條的淺層水定義建議刪除。

*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術語

7

 

根據地下水流場的基本特征,保護區應該包圍著取水口的一個橢圓型區域,上游邊界距離取水口遠,下游邊界距離取水口近。建議在一級保護區劃分的方法中,不宜采用以取水口為圓心,300為半徑劃定保護區的方法。

*

若改成橢圓型在操作上有難度。

關于地下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范圍

8

 

在一級保護區劃分模型計算方法中,裂隙水的保護范圍與裂隙水類型、裂隙發育方向有直接關系。建議將裂隙水劃分兩類,風化裂隙水和孔隙裂隙水為主的可按照孔隙水進行保護區劃分;以脈狀裂隙水為主的按照脈狀裂隙發育方向劃出保護區。

*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地下水計算模型

9

 

地下水水源地集水區的范圍計算應考慮地下水系統范圍和區域水流特征。

*

已經修改。

關于地下水水源地保護區的計算范圍

10

 

在二級保護區模型計算方法中,裂隙水也應進行保護區劃分

*

已經修改。

關于裂隙水保護區的范圍

11

 

地下水源地保護區的劃分,應在原來取得的水文地質勘查資料基礎(沒有水文地質勘查資料的要進行必要的補充勘查)上,以綜合方法來確定。

*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文字表述

12

 

該技術規范總體上適用于非感潮型河流的水源地劃分,但對潮汐型河流以及河口水源地(尤其是水面較寬的潮汐河流)如何劃分水源地,建議作進一步研究。如:按照總局制定的《(征求意見稿)》劃定水源保護區(潮汐河流一級水源保護區為取水口上下游各1000,二級水源保護區zui少為取水口上下游各3000,寬度控制不明確,遠小于本市規定的水源保護區范圍),在河網地區對于預防污染事故對水源地的影響作用較大,對于正常情況改善水環境質量作用較小。

上海市*

用模型算法劃定保護區。

關于技術規范的適用

13

5.1.1

一級保護區的一般河流水域劃分的經驗方法(1)該規范規定一級保護區為“水域長度為取水口上游不小于1000,下游不小于100的河道水域”、“潮汐河道上、下游兩側范圍相當”。這樣規定對于比較窄的河道是適合的,但對于相對比較寬的河道如長江口可能不合適。以上海在長江口的取水口為例,無論是位于岸邊的取水口還是位于江心的取水口,其保護區都不可能將上、下游不小于1000的河道水域(寬度1015km)全部劃入一級保護區。因此,建議細化規定河道寬度大于上下游保護距離(如1000)或河口型河道的保護區范圍。

上海市*

河口型河道屬于特殊的例子,可以按照技術規范的要求并結各當地的實際進行保護區的劃分。

關于河流型水源地一級保護區(河口型)

14

 

建議將“一級水源保護區水域寬度為按5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沒的區域作為保護區水域的寬度”,修改為“一級保護區水域寬度為5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沒的區域”。并建議說明選擇“5年”的依據。

上海市*

按照建議進行修改

關于河流型水源地一級保護區水域寬度

15

 

該規范推薦的模型只適合于對一些常規污染物的計算,不適用于威脅水源保護區水質突發性水污染事故排放(污染物往往是有毒有害有機物,或者是燃料油和原油等)。建議采用“zui大允許流動距離”概念,即根據取水口應急關閉所需時間,結合當地河流zui大流速,確定“zui大允許流動距離”,將此距離確定為保護區范圍。

上海市*

模型計算考慮了污染物遷移時間和zui大流程等因素,推薦的模型只是對常規污染物的遷移規律進行模擬計算,對突發事件,則應根據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確定取水口關閉的時間。

關于計算模型的選用

16

 

建議將“從一級保護區水質標準允許衰減到水源水質標準濃度所需的距離”,修改為“從一級保護區標準濃度衰減到水源水質標準濃度所需的距離”。

上海市*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文字表述

17

5.1.2

該規范規定“陸域沿岸縱深不小于城市50年一遇洪水位為陸域邊緣控制高程的區域,或者距5年一遇洪水淹沒水位線的水平距離不小于50”,建議說明選擇“50年一遇”、“5年一遇”的依據。

上海市*

50年一遇洪水是較大的洪水,5年一遇洪水是比較常見的洪水,選擇這兩個標準,能夠反映河道的正常水位和較大洪水水位這兩種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關于洪水標準的選用

18

5.2.1

二級保護區的一般河流水域劃分的經驗方法,該規范規定“二級保護區長度,在一級保護區的上游側邊界向上游延伸不得小于2000”,但沒有規定有支流匯入時該如何劃分。建議改為“二級保護區長度,在一級保護區的上游側邊界向上游(包括沿匯入的上游支流)延伸不得小于2000”。

上海市*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河流型水源地二級保護區水域范圍

19

 

文本的頁眉建議修改為“”,以與標準名稱一致。

上海市*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文字表述

20

 

建議核對第2條“規范性引用文件”中《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5)編號中的年份。

上海市*

已修改,衛生部2006年頒布。

關于文字表述

21

 

建議將第3.2第“潮汐河段”*段zui后一句中“潮流河段”修改為“潮汐河段”,并將第二段修改為“一級保護區水域寬度確定,同經驗方法。

上海市*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文字表述

22

4.4

建議“水質標準要求”中《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修改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并將該條第四段中“不低于”修改為“不得低于”。

上海市*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文字表述

23

5.1.1

建議將“1.一般河流”“(1)經驗方法”*段*句修改為“一級保護區水域寬度為5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沒的區域”。

上海市*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河流型水源地一級保護區水域范圍

24

5.2.1

建議將“1.一般河流”“(1)經驗方法”*段中“在二級保護區長度”修改為“二級保護區水域長度”。

上海市*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河流型水源地二級保護區水域范圍

25

3.1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可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應和前面一致,加入“準保護區”。

河北省*

修改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一般劃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必要時可增設準保護區。

關于保護區分級

26

3

關于潛水和承壓水的分類表述不妥(巖溶水包括潛水和承壓水),術語“淺層水”的定義與標準內容關聯性小,可刪除。

 

河北省*

刪除

關于術語

27

4.4

標準中表格的表述缺乏規范、統一性,首先出現表2和表3,而表1出現在表6.1中,同時7.17.2中的表格缺序號和標題。

河北省*

理解上的差異,應修改成:滿足標準規定的限值的要求

關于文字表述

28

7.22

孔隙水(傍河型水源地)中的“m”應統一為“米”。

河北省*

修改成:米

關于文字表述

29

 

標準中宜明確規定飲用水源衛生防護帶劃定范圍。

河北省*

地表水明確為100,地下水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關于衛生防護帶

30

 

河流型保護區陸域二級保護區要求“沿岸縱深范圍不小于2000的范圍”的要求有些過大,可能不易實現。

河北省*

沿岸縱深范圍不少于1000,具體可依據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和環境管理需要確定。

關于河流型二級保護區陸域范圍

31

 

標準應提出湖庫型水源地保護區劃定方法中出現水域和陸域沖突時的解決方法。

河北省*

多數情況下,一級保護區水域和陸域的分界線是正常水位線,當遇非正常年份水域和陸域沖突時,還有二級或準保護區,加上湖庫型水源地保護區一般較大,非正常年份的情況較少,因此水域和陸域沖突的情況可以不做考慮。

關于湖庫型保護區劃分

 

32

 

河流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方法中,要求“二級保護區水域寬度包括整個河面”不妥,建議改為二級保護區水域寬度按一級保護區水域寬度的劃分方法,即“通航河道二級保護區寬度以河道中泓線為界靠取水口一側范圍(確要全河段保護的除外),非通航河道為整個河寬。”理由:一般情況下,通航河道較寬,而且很多河流的中泓線是兩個不同行政區的分界線,一河兩岸隸屬不同的行政區域,以中泓線劃分水域則可減少不必要的跨界糾紛和協調工作。

廣東省*

按照此辦法劃分二級保護區水域的結果是通航河道二級保護區和一級保護區水域重合,失去二級保護區的意義。同時,考慮到取水口對岸可能存在的排污狀況,二級保護區水域以整個河寬較妥。

關于河流型二級保護區水域范圍

33

 

河流型二級保護區陸域范圍“沿岸縱深范圍不少于2000”太大,不符合南方河流密集,地少人多,經濟較發達的實際。我省劃定的二級保護區陸域范圍大多是沿岸深200500米,只有個別是超過1000的。因此,建議二級保護區陸域范圍改為“沿岸縱深范圍原則上不少于1000,具體可依據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和環境管理需要確定。”

廣東省*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河流型二級保護區陸域范圍

34

 

根據我省的實際情況,存在*封閉式飲用水輸水渠,由于*封閉式飲用水輸水渠水質一般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沒有必要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因此,建設規范第9頁“8.2飲用水輸水河(渠)”改為“非*封閉式飲用水輸水河(渠)”。

廣東省*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輸水河(渠)保護區的劃定

35

4.4

“水質標準要求”中的“國家規定的《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是否應改為“國家規定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寧夏*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文字表述

36

 

水質標準要求”中的幾個提法是否應與“1.使用范圍”中的提法相一致。

如:(一)“飲用水地表水源”是否應統一到:“地表水飲用水源”;

(二)“飲用水地下水源”是否應統一到:“地下水飲用水源”。

寧夏*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文字表述

37

 

一級保護區劃定按照經驗方法是以取水口為圓心確定范圍,但沒有說明取水口圓心確定的具體位置、時間。應明確劃定一級保護區取水口圓心的位置及水源地服務年限的界定。

寧夏*

指單井取水口,水源地是指目前正常供水的水源地。

關于水源地取水口位置

38

 

銀川市的飲用水源是地下水源。技術規范“7.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分方法”中“承壓水不設二級保護區”的規定,是否與“準保護區范圍內劃定補給作為準保護區范圍”的說明相矛盾。

寧夏*

已修改。

關于承壓水準保護區的劃定

39

5.1.1 5.2.1

“一級保護區水域寬度為5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沒的區域作為保護區水域寬度。”和“二級保護區水域寬度包括整個河面”。我廳認為,二級保護區水域寬度定義不夠合理。若將一級保護區水域寬度定為5年一遇洪水所淹沒的區域,這樣,一級保護區水域寬度通常大于正常河面寬度。二級保護區水域寬度應大于一級保護區水域寬度。建議將二級保護區水域寬度定義改為“二級保護區水域寬度為一級保護區水域向外擴展為10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沒的區域,有防洪堤的河段以堤內區域為二級保護區水域寬度。”

海南省*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河流型水源地二級保護區水域范圍

40

前言第二行

“為有針對性地制定預防和控制飲用水源污染對策提供依據”。若改為“為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能夠有針對性地制定預防和控制飲用水源污染對策提供依據”會更易理解。

內蒙古*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文字表述

41

 

*頁“術語和定義”中能否建議增加“準保護區”的定義。

內蒙古*

飲用水源保護區已經有定義。

關于術語

42

 

在水域范圍模型計算法中是否引入一些符號。如“L”,然后列表解釋“L”的定義為:污染物從二級保護區水質標準濃度衰減到一級保護區水質標準濃度所需的距離,其計算公式為……。因為文字敘述不易說清楚。

內蒙古*

模型為推薦的通用模型,各地可以根據當地的水文地質等條件選擇適宜的模型進行計算。

關于計算模型的選用

43

 

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已確定水環境功能目標,規范中關于一級保護區的水質基本項目限值不得低于國家規定的Ⅱ類標準與此銜接。

云南省*

與規范的要求一致。

關于水質標準

44

 

二級保護區的陸域范圍(寬度)應包括一級保護區,否則如果一、二級單獨分開,則一級保護區陸域保護范圍(寬度)較二級保護小(窄),可能造成一級保護區所確定陸域保護范圍的污染源得不到有效控制。

云南省*

二級保護區在一級保護區之外。

關于一、二級保護區的關系

45

 

劃分湖泊水源地類型時,除考慮湖泊水面面積外,還應考慮湖泊蓄水量,僅考慮水面面積是不夠的。

云南省*

參照*門確定湖泊大小的方法。

關于湖泊大小的界定

46

 

湖泊、水庫一級保護區陸域范圍的劃分應象前面那樣考慮平均正常水位線(如五年、十年、二十年等)。

云南省*

湖泊水庫水位受降雨影響變化比河流小的多,以正常水位線為界可以滿足要求。

關于湖庫型水源地一級保護區陸域范圍

47

 

湖泊二級保護區中經驗方法1中,“山脊線以內的流域……”,這里的流域指的是水域還是包括入湖河流或陸地等,應明確。

云南省*

應為“水域”。

關于文字表述

48

 

新疆地區,一些大型企事業單位均建有獨立于城市供水管網的水源地,這些水源地供應廠區生產生活用水,同時供數萬人生活飲用,例如新疆八一鋼鐵廠、烏魯木齊石化總廠等。《規范》 4.1中關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范圍還應包括上述不通過城市自來水廠供水的單位自備水源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自備水源水源地是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

關于術語

49

 

1、《規范》關于用經驗法劃分地下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推薦的半徑過小。新疆地下水水源地多處于山前傾斜平原或沖洪積平原上,巖性多為砂卵或砂礫石層,顆粒粗大,透水性級強,《規范》中規定的一級保護區半徑300,二級保護區半徑1000,范圍偏小。

2、《規范》中缺少對水源地開采漏斗影響范圍區以外的地下水水源補給區劃入保護區的規定。地下水水源補給區若存在污染地下水的建設項目,水源地的供水安全也將得不到保障,所以地下水水源給區也應劃為二級或準保護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已修改。

關于地下水保護區經驗值和補給區

50

 

《規范》中關于衛生防護帶的規定出處不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衛生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關于衛生防護帶

51

 

《規范》關于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模型計算方法各項參數的推求應給予更詳細的說明。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模型的算法有相應的軟件,根據各地的情況調整參數。

關于計算模型的選用

52

P3*行

“必要時也”建議改為:“當二級保護區內水質難以保證的情況下,”

河南省*

即使水質能夠滿足要求,也應該考慮到水源地重要性及突發事件對水質影響等因素而設置保護區。

關于文字表述

53

P66.2.2-2

200米”建議改為“300米”,6.2.2-3中的“200米”建議改為“500米”;

河南省*

若改成300500米一級保護區面積太大,實際中操作的難度較大。

關于湖庫型水源地一級保護區陸域范圍

54

P76.4-1

建議在“區域”前加“匯水”,6.4-3建議在“的湖庫流域”前加“一定”;

河南省*

“區域”前加上“集雨”大型湖庫部分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文字表述

55

 

既是河流,又是水庫的飲用水源地的保護區應怎樣劃分?

四川省*

根據取水口的具體位置確定。

關于水源地類型

56

 

建議農村飲用水源要結合中西部地區再具體一些。

四川省*

本規范針對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農村水源多為分散式水源,可參照本規范執行。

關于技術規范的適用范圍

57

 

建議明確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以及準保護區間是否應建立緩沖區域?此緩沖區域應怎樣劃分要明確。

四川省*

確定一級、二級和準保護區的所在范圍就是為了滿足污染物降解到濃度允許所需的路程或時間,因此,不需要在各保護區之間再建立緩沖區

關于保護區之間的緩沖區域

58

 

建議將4.4修改為“一級保護區內重金屬等不可降解的污染物項目執行Ⅱ類,其它污染項目按Ⅲ類水域評價”。

四川省*

屬于評價辦法研究的問題

關于水質評價標準

59

 

“河流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5.2.2中,關于“二級保護我沿岸的縱深范圍”不應統一于2000,而應根據不同地區、水域等自然條件區別對待。

四川省*

已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河流型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陸域范圍

60

 

建議南方城市的考核項目中不要“糞大腸菌”。

四川省*

屬于評價辦法研究的問題。

關于水質評價標準

61

6.2.1

取水口半徑都增大范圍。

四川省*

考慮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兼顧,在能夠滿足水質要求的前提前下。一級保護區范圍不宜劃的太大

關于地下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范圍

62

6.4

1條“小型湖庫二級保護區以外的區域”應改為“小型湖庫二級保護區以外的集雨區域”。

四川省*

按照建議修改。

關于文字表述

63

 

關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中的一級、二級保護區應進一步說明其含義

四川省*

術語1已經做了表述

關于術語

64

 

該《規范》還應包括輸水渠道和中間的調蓄水體,如南水北調的輸水干渠和北京的京密引渠。水庫的劃分應與現行水庫的大中小劃分一致,不宜另行劃定。

國家環保總局

環評司

規范已規定了輸水渠道的保護辦法,水庫大小的劃分是依據水庫的庫容進行劃分。將水庫劃分標準分成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種。

關于湖庫大小的界定標準

65

 

一些水源地實際是傍河取水,表面上是取地下水,實際上是取河水。在實際劃分中應該考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

國家環保總局

環評司

已做修改。

關于傍河水源地

66

 

對巖溶水的集水區都劃為一級保護區,一般要劃很大一片區域,在實際控制中難度很大。如山西的三姑泉面積很大,實際上城區都可能劃入。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而不是一刀切。

國家環保總局

環評司

規范為指導性規范,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劃分。

關于巖溶區保護區的劃定

67

 

因河流的流量不同對污染物的稀釋擴散不同。對河流型水源地的劃分建議考慮河流的規模(流量、流態)、斷面寬度、地形等因素進一步細分。

國家環保總局

環評司

計算模型中已經考慮到這些因素。

關于計算模型的選用

附加說明:征求意見簡要情況概述,包括征求意見的范圍、征求意見單位的名單(包括國家*內設機構)和數量、回函提出或未提出書面修改意見的單位數量、征求意見期間未回函單位名單和數量等)。

關鍵詞:環境監測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hbzhan@vip.qq.com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598km.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3、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北京歐仕科技有限公司作者

產品推薦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請發送郵件至:(郵件標題請備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聯系電話0571-87759680
環保行業“互聯網+”服務平臺
環保在線APP

功能豐富 實時交流

環保在線小程序

訂閱獲取更多服務

微信公眾號

關注我們

抖音

環保在線網

抖音號:hbzhan

打開抖音 搜索頁掃一掃

視頻號

環保在線

公眾號:環保在線

打開微信掃碼關注視頻號

快手

環保在線

快手ID:2537047074

打開快手 掃一掃關注
意見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志市| 防城港市| 韩城市| 嵊州市| 井陉县| 绍兴市| 兴隆县| 寻乌县| 蚌埠市| 兴安盟| 泽普县| 灌南县| 菏泽市| 上林县| 方城县| 镇平县| 顺昌县| 丰都县| 宜都市| 娱乐| 张家口市| 泊头市| 无极县| 桑植县| 木兰县| 南通市| 襄樊市| 平舆县| 博客| 宜君县| 丹江口市| 洞头县| 辽阳县| 靖江市| 柯坪县| 札达县| 天柱县| 昌邑市| 乌拉特中旗| 泸州市|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