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邦竣實驗設備有限公司作者
灌砂法容重試驗儀操作規程
資料類型 | jpg文件 | 資料大小 | 2943 |
下載次數 | 174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沈陽邦竣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灌砂法容重試驗儀,灌砂法容重,試驗儀 |
- 【資料簡介】
- 灌砂法容重試驗儀概述:(1)儀器設備本試驗需用下列儀器設備灌砂法容重試驗儀1)灌砂法質量密度試驗儀,見附圖4.2。包括有:1.漏斗;2.漏斗架;3.防風筒;4.套環;附有三個固定器。2)臺稱:稱量10kg,感量5g,或稱量50kg,感量10g;3)量砂:粒徑0.25~0.5mm干燥,清潔均勻砂10~40kg;4)其他:量砂容器(有蓋),直尺、鏟土工具等。灌砂法容重試驗儀 (2)操作步驟(用套環)1)在試驗地點,將面積約400c㎡×40c㎡的一塊地面鏟平。如檢查填土壓實密度時應將表面未壓實土層清除掉,并將壓實土層鏟去一部分(其深度視需要而定),使試坑底能達到規定的取土深度。附圖4.2 灌砂法質量密度試驗儀灌砂法容重試驗儀2)稱盛量砂的容器加量砂的質量,按附圖4.2:將儀器放在整平的地面上,用固定器將套環位置固定。開漏斗閥,將量砂經漏斗灌入套環內,待套環灌滿后,拿掉漏斗,漏斗架及防風筒(無風可不用防風筒),用直尺刮平套環上砂面,使與套環邊緣齊平。將刮下的量砂細心倒回量砂容器,不得丟失,稱量砂容器加*次剩余量砂質量。3)將套環內的量砂取出,稱其質量,倒回量砂容器內,環內量砂允許有少部分仍留在環內。4)在套環內挖試坑。其尺寸大致如附表4.5。試坑尺寸與相應的zui大粒徑灌砂法容重試驗儀附表4.5試樣zui大粒徑試坑尺寸直徑(mm)深度(mm)5~2525~6080150200250200250300挖坑時要特別小心,將已松動的試樣全部取出。放入盛試樣的容器內,將蓋蓋好,稱容器加試樣質量,并取代表性試樣,測定其含水量。灌砂法容重試驗儀5)在套環上重新裝上防風筒、漏斗架及漏斗。將量砂經漏斗灌入試坑內。量砂下落速度應大致相等,直至灌滿套環。6)取掉漏斗、漏斗架及防風筒,用直尺刮平套環上的砂面,使與套環邊緣齊平。刮下的量砂全部倒回量砂容器內,不得丟失。稱量砂容器加第二次剩余量砂質量。7)本試驗稱質量精度:稱量小于10kg為5g;大于10kg時為10g。灌砂法容重試驗儀8)按下式計算濕質量密度及干質量密度:式中po——質量密度(g/cm);pd——干質量密度(g/cm);m1——量砂容器加原有量砂總質量(g);m2——量砂容器加*次剩余量砂質量(g);m3——從套環中取出的量砂質量(g);m4——試樣容器加試樣質量(包括少量量砂質量(g);m5——量砂容器加第二次剩余量砂質量(g);m6——試樣容器質量(g);w1——含水量(%);pn——往試坑內灌砂時量砂的平均質量密度(g/cm);ps——挖試坑前,往套環內灌砂時量砂的平均質量密度(g/cm),計算至0.01(g/cm)。灌砂法容重試驗儀 ①若量砂被浸濕或混有雜質時,應充分風干過篩后再行使用。②土中有很大孔隙,量砂可能進入其孔隙時,可按天然地面或試坑外形,松弛地放一層柔軟紗布,再向套環或試坑中灌入量砂。③因量砂質量密度隨灌砂時量砂的落距及試坑尺寸而不同,故式中的量砂質量密度ps及pn必須采用與灌砂條件相適應的質量密度。④若經量砂質量密度校驗證明ps與pn相差很小時,式中ps可用pn代替。灌砂法容重試驗儀3)操作步驟(不用套環)1)按用套環操作步驟——準備試驗地點,在刮平的地面上按其操作步驟4)的規定挖坑。2)稱盛量砂容器加量砂總質量,在試坑上放置防風筒和漏斗,將量砂經漏斗灌入試坑內,量砂下落速度應大致相等,直至灌滿套環。3)試坑灌漏量砂后,去掉漏斗及防風筒,用直尺刮平量砂表面,使與原地面齊平,將多余的量砂倒回量砂容器,不足時可以補充。稱量砂容器加剩余量砂質量。灌砂法容重試驗儀4)按下式計算濕質量密度及干質量密度:式中m7——量砂容器加剩余量砂質量(g),計算至0.01(g/cm)。5)本試驗需進行二次平行測定,取其算術平均值記錄。本試驗記錄格式見附表4.6及4.7。質量密度試驗(灌砂法,用套環)
上一篇:DLG-10小型灌裝機彩頁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598km.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