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廣州電鍍廢水變廢為寶 年淘金300萬元
資料類型 | 文件 | 資料大小 | 0 |
下載次數 | 0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默認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 【資料簡介】
廣州一科技企業自主研發的電鍍漂洗廢水處理技術不僅實現“*”,還“變廢為寶”,年獲利300萬元。記者昨日了解到,此項技術已獲國家環保總局的重點實用技術推廣證書,有望首先在廣州、珠三角地區推廣,減輕重金屬對廣州水環境造成的污染壓力。
據了解,電鍍廢水正在成為廣州乃至珠三角水環境的一大“禍害”,一些電鍍廠排出的電鍍廢水中的重金屬往往需要經過幾十年才能分解掉。業內人士稱,由于環保成本巨大,有的企業甚至轉入地下成為“黑作坊”,偷排污水。記者近日了解到,由廣州自主研發的膜法電鍍廢水生產線*技術開始在番禺、花都多個電鍍企業投入運行。技術主要研發者、廣東新利環保科技公司的崔國根博士介紹,該技術*了鍍鎳漂洗廢水全回用技術的空白,于去年底通過國家環保總局專家組現場核查驗收,獲得今年《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推廣證書。
在廣東省zui大國有電鍍企業——廣州市電筒工業公司,此項技術在6條電鍍生產線上運行。記者在該公司的電鍍車間看到,電筒零件從電鍍液中取出后,浸入漂洗槽,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干凈。之后,渾濁的重金屬電鍍鎳廢液經管道流到收集槽,經過一個膜分離裝置箱,便自動分離出跟自來水一樣的清水和鎳濃縮液,通過層層過濾,原來廢水中的鎳被高倍濃縮。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說,分離出的清水經管道流入漂洗槽,而鎳濃縮液濃縮到一定程度,返回生產線循環使用。據悉,這一項目由廣東省環保局推薦,正在申報今年國家重點環境保護示范工程。
該項目負責人表示,該技術從根本上減少企業的污染排放量,每年節約水達5000噸,基本實現電鍍廢水*,明顯減輕重金屬對廣州市水環境造成的污染壓力。
據稱,此項技術將有望解決處理電鍍廢水成本過高的問題。據悉,電鍍用重金屬鎳的價格不斷攀升,目前一噸鎳的價格漲至50萬元左右。他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技術前期投入需50萬元,按每年以300天計算,該技術每年能回收鎳金屬約7.5噸,每噸鎳以50萬元計,則每年回收鎳的價值就達到375萬元。一年下來,除去成本費用等開支,僅回收鎳金屬就可獲利300多萬元。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598km.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