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廢渣變水泥中國發明“凝石”技術
資料類型 | 文件 | 資料大小 | 0 |
下載次數 | 0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默認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 【資料簡介】
我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仿地成巖的新型建筑膠凝材料--“凝石”。這種將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各種工業廢棄物磨細后再“凝聚”而成的“石頭”,與尋常水泥相比,在強度、密度、耐腐蝕性、生產成本和清潔生產等許多方面表現十分突出。“凝石”技術是國家*研究發展計劃(即863計劃)的一項研究成果。由清華大學孫恒虎教授發明的這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已獲得多項國家。這一技術已于12日通過了教育部主持的項目鑒定,下一步將提請國家863計劃的主管部門進行驗收。
地質學研究表明,天然火山灰等物質在常溫常壓條件下通過沉積、變質過程,可以轉變為長期穩定存在的鋁硅酸巖石。而“凝石”技術正是依據大地成巖原理,以各種工業廢棄物(如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赤泥以及其他工業固體廢棄物等)為主體原料,配以少量成巖劑,在常溫常壓條件下生產出高性能的新型建材--硅鋁基類水泥產品。專家認為,“凝石”與普通水泥相比,具有多種優點,比如:生產過程實現“冷操作”,節省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生產過程大量減少煙塵,不破壞天然資源,不污染環境;“凝石”混凝土的強度、密度、耐腐蝕、抗凍融等方面的性能優良;以各種廢渣為原料,“吃渣量”可達90%以上,是處理廢渣的zui有效方法;生產成本低、工藝簡單,等等。
目前,這一技術已走出了實驗室,進入了中試階段,在吉林、河北等地分別建立了生產線。產品在道路工程、廠房建設、基礎工程、礦業工程及混凝土制品方面得到規模化應用,得到用戶好評。
多位專家認為,“凝石”技術對破解我國一些產業的環境和資源瓶頸難題,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全國有數十億噸的固體廢棄物,僅煤矸石一種就高達34億噸。這些固體排放物還以每年10億噸的速度增加,造成巨大的環境壓力。僅粉煤灰一項,全國每年的處理費用就達60億元。此外,我國適宜燒制水泥的石灰石可開采儲量為250億噸,以2003年的水泥產量計算,僅夠用30余年。而一旦采用“凝石”技術,這些數量巨大的固體廢棄物將變成生產類“水泥”膠凝材料--“凝石”的上佳原材料。有專家表示,人類在建筑膠凝材料方面,已經歷了千年的石灰“三合土”時代,百年的水泥“混凝土”時代。“凝石”技術的出現,很可能意味著人類即將迎來新的“凝石”時代。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598km.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