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直接投菌法在城市重污染河流治理中的應用研究
資料類型 | pdf文件 | 資料大小 | 2.8MB |
下載次數 | 0 | 資料圖片 | 【點擊查看】 |
上 傳 人 | 默認 | 需要積分 | 0 |
關 鍵 詞 | 污水處理 直接投菌法 化學絮凝處理技術 水質 |
- 【資料簡介】
- 在無截污和清除內源的情況下,對深圳市甘坑河采用梅花式接種法將本源微生物菌劑分兩次直接接入河流水體及底泥中。結果表明,第1次接種后的4d內各項水質指標都不穩定,4d后,懸浮物、COD、TP和NH3-N等濃度下降,水質明顯改善;但從第8天開始,COD、NH3-N和TP的去除率同時下降,本源微生物的處理效率開始降低,需進行第2次接種;第2次接種后,DO濃度提升至2.0mg/L以上,COD、TP和NH3-N的去除率分別保持在40%、30%和40%以上。
結果表明,直接投菌法在城市重污染河道治理中可以初步消除河道的黑臭現象,修復水質。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劇,城市河流的生態環境和水質狀況急劇惡化。傳統的物理和化學方法雖然在河道污染治理上具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著問題。例如物理方法中的底泥疏浚能否對河道污染物具有長效的控制以及是否對底棲生境產生負面影響還存在爭議。
化學絮凝處理技術中的加入鐵鹽促進磷沉淀、加入石灰脫氮等方法,雖然見效快、效率高,但易造成二次污染。而生態K生物方法由于其能耗少、易操作、持續時間長、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已成為河流治污技術的研究熱點。
20世紀,80年代,德國、日本和美國等發達國家階段。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也開始了相關的研究與應用。在眾多生物技術中,微生物技術作為綜合治理中的主導技術,是發展前景的主體修復技術。在蘇州河支流綏寧河的治理中,通過曝氣復氧、投加微生物菌劑及生物促生液、放養水生植物等技術的組合應用,使得水體COD平均下降50%以上,DO平均升高2mg/L左右,透明度平均增加10cm以上。上海市水務部門通過采用投放微生物和水底曝氣復氧相結合的辦法,全面消除西雙涇河道的河水黑臭。吳光前等將“科利爾”活菌凈水劑固定在特殊結構的生物帶上,配合水體曝氣復氧技術進行黑臭水體治理研究,上清液COD、NH3-N的去除率分別達到70%和95%。
由以上實驗可以看出,現階段微生物技術治理河流污染,多采用與人工曝氣、水生植物修復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方法,相應的實驗室研究則多針對某一特定的河水進行*菌類配比,但對直接投菌法改善河流水質進行現場實驗鮮見報端。
本實驗以深圳市甘坑河為例,對直接投菌法在城市重污染河流生態修復中的現場應用進行研究。
上一篇:關于肉桂醇/桂皮醇說明書
下一篇:木犀草素現貨銷售
- 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www.598km.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