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環保部相關負責人就曾指出,機動車污染已成為中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機動車污染防治的緊迫性日益凸顯。
據環保部統計,按環保標志分類,僅占汽車保有量13.4%的“黃標車”卻排放了58.2%的氮氧化物、81.9%的顆粒物、52.5%的一氧化碳和56.8%的碳氫化合物。
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強化“黃標車”治理方面要求,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采取劃定禁行區域、經濟補償等方式,逐步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到2015年,淘汰2005年底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基本淘汰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的500萬輛黃標車。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國范圍的黃標車。
什么是“黃標車”?其與“綠標車”的污染物排放量有何區別?
“黃標車”是指達不到國Ⅰ排放標準的汽油車或達不到國Ⅲ排放標準的柴油車,不包括三輪汽車、低速貨車。2000年7月1日前注冊登記的汽油車和2008年7月1日前注冊登記的柴油車基本都是“黃標車”。
“黃標車”排放的污染物明顯高于“綠標車”。以汽油車為例,1輛“黃標車”的污染物排放量相當于14輛國Ⅲ標準或28輛國Ⅳ標準“綠標車”的污染物排放量總和。
2015年1-8月各地黃標車淘汰進展情況
9月29日,環境保護部向媒體通報了2015年1-8月各地黃標車淘汰進展情況。
根據各?。▍^、市)政府報送數據,截至8月底,全國累計淘汰2005年底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69.55萬輛,占淘汰任務的59.73%。其中,天津市已提前完成淘汰任務,云南省完成淘汰任務的95.74%,新疆、黑龍江、廣西、廣東、四川、吉林、遼寧、重慶8個省份完成任務總量的70%以上;湖南、內蒙古、山東、甘肅、湖北、河南、貴州、青海、海南、江西、山西、福建、陜西等13個省份進展較緩慢,淘汰完成比例低于50%。
未完成任務將掛牌督辦
環保部稱,淘汰黃標車是國務院今年部署的一項重要任務,必須堅定不移完成。目前全國仍有40%的淘汰任務未完成,時間緊迫,任務繁重。為督促進度緩慢的地區加大淘汰黃標車工作力度,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黃標車淘汰工作進行專項督查的通知》要求,環境保護部印發《關于通報黃標車淘汰工作情況的函》,要求各地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多措并舉加大工作力度,同時,對未完成任務的政府進行掛牌督辦,督促整改。
在城市空氣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黃標車儼然成為了城市空氣治理中的頑疾和心病。因此,打好黃標車殲滅戰是一場涉及民生福祉的大事件,需要制定針對性方針,打出組合拳,拿出硬措施,才能啃下硬骨頭,還百姓藍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