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光伏產業從“寒冬”中回暖,中國市場是重要的推動因素。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光伏業卻正處于逆勢增長狀態。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裝機量同比新增161%。近日,全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專家指出,“十三五”能源規劃或呈現兩大特點,即發電端優化產業、地域布局,用能端節能優先、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跨界合作將是未來五年的重要主題。
跨界合作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2015年隨著綠色制造2025、新型農業生態等政策的發布,光伏農業、漁光互補、能源互聯網等概念已有不同企業涉獵。但未來五年是實踐的五年,光伏產業有望與農漁林業、扶貧、智能城市建設等形成跨界合作和生態聯動,檢驗和優化現行的各種跨界概念。
張家口試水光伏林業綜合開發
近日,經國家林業局同意,河北省林業廳批復在張家口市開展光伏林業試點。相關文件《張家口市光伏林業試點方案》已于近日印發。
多位業內專家接受采訪時表示,《張家口市光伏林業試點方案》的批復對光伏產業是重大利好,尤其在光伏建設用地日趨緊張,符合光伏用地法規的土地資源稀缺的大背景下,在我國可再生能源示范區開展光伏林業試點工作,將對全國光伏電站用地起到示范性作用。
針對此次出臺的《張家口市光伏林業試點方案》,張家口市林業部門表示,光伏建設需要土地資源做保障,但光伏電站建設與林地供應矛盾日益凸顯。為破解這一難題,張家口市林業局創新性地提出發展光伏林業試點,努力實現清潔能源和生態建設雙贏。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國家林業局已同意《張家口市光伏林業試點方案》。
“只要設計合理,在光伏與林木不爭陽光的前提下,這一舉措完全可以實施,是一個很好的示范。”中國光伏農業工作委員會副會長、工程師高祥根表示,“這一文件的批復,結合了張家口太陽能資源和林地資源的優勢,將為我國光伏發電在荒山、荒地綜合利用、生態林業等方面發揮綜合效益提供推廣經驗。”
“作為我國高比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一個縮影,張家口探路光伏林業試點,將為規范我國光伏發電用地,明晰林業用地使用條件和使用標準提供重要參考樣本。”一位從事電站開發的業內人士說。
云南省農業科技光伏大棚在元江建成
近日,云南省個農業科技光伏大棚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因遠鎮北澤壩建成,將在11月底并網發電。這是云南以農業為基礎、光伏發電為產業的示范項目,為全省特色農業和清潔能源建設提供了示范和樣板。
據了解,去年元江縣與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資5.4億元,建設占地面積達1430畝、發電規模40兆瓦的北澤壩農業科技光伏大棚。在大棚棚頂上架設不同透光率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業用電、農業生產用電,可滿足棚下不同農作物的采光需求,在不改變耕地使用性質的前提下,可種植各個季節有機糧食、蔬菜、名貴藥材等高附加值農作物。
元江縣因遠鎮黨委負責人表示,農業科技光伏大棚的建成,使當地土地畝產值從過去的6000多元增加到80000多元,有效提高了耕地產出率,為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提供了示范和樣板。
東軟牽手林洋電子合力打造智慧光伏云平臺
18日,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江蘇林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舉行了能源互聯網全面戰略合作發布會,同時隆重推出雙方合力打造的“智慧光伏云平臺”。
林洋電子是中國智能電表及用電信息管理系統終端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2012年投資光伏應用領域,專注于分布式光伏發電運營,目前業務主要涵蓋“智能、節能、新能源”三大板塊。目前林洋電子在手光伏電站項目儲備已超過1GW。東軟集團作為中國IT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面向提供行業解決方案、智能互聯、平臺、云與數據服務等業務。在能源行業,客戶遍及電網、石油石化、煤炭和發電等多個領域,業務覆蓋20個省級電網公司、9000萬電力用戶,為全國4億人支付電費提供服務。
此次,東軟和林洋電子以“智慧光伏云平臺”作為雙方合作的個階段性成果推出。該平臺著眼于集中化、智能化運維和運營模式,采用了云平臺、大數據的系統架構,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光伏電站運維運營的智能掌控。今年以來,隨著“互聯網 ”行動計劃和“新電改9號文”的推行,能源互聯網發展明顯提速。可見“智慧光伏云平臺”的誕生不僅說明了“互聯網 ”正以驚人的速度推進傳統能源轉型升級,同時,更是印證了雙方進一步深入合作的可能性。
“十三五”期間,我國光伏裝機目標將提高至1.5億千瓦,即每年新增2000萬千瓦左右,這標志我國光伏產業正走向規模化應用。未來光伏不僅僅只是主流的新能源,還將成為新的主流能源。從2014年和2015年中國裝機目標實現程度來看,盡管期間目標出現數次上調,但終基本都如期完成。截至2015年6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578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3007萬千瓦,分布式光伏571萬千瓦。
根據國家能源局官員估測的數據,“十三五”光伏裝機目標初定1.5億千瓦,以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占比15%的目標。以此目標倒推,“十三五”期間每年需新增約2000萬千瓦左右的光伏裝機才可實現該目標。這也意味著光伏產業的發展將駛入快車道,每年新增的光伏裝機量將大幅高于此前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