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前景越發明朗 新能源汽車未來市場可觀
在政府的重點關注和政策指導下,2014年、2015年新能源汽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今年1到10月已經銷售了10萬輛。2014到2015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生產、銷售了二十多萬輛。
2015年年底,中國新能源車的累計銷量將突破30萬輛,和美國一樣成為世界上銷售新能源汽車多的國家。從發展勢頭來看,中國的發展勢頭還要高過美國,國內2015年新能源車的銷量超過美國同期,到明年,中國或將成為世界上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量多的國家。
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表示:“現在看,2015年達到50萬輛保有量還有差距,但是基本差不多。2020年達到200萬輛銷量是一個保守估計,只要到這個規模,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一定會到500萬輛。”
歐陽明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鼓勵機制還會持續,電池進步則能有效降低能購置成本,再加上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充電便利性提升,這些將加快促進電動轎車進入家庭的速度。不過,他同時也談到,新能源汽車面臨三大挑戰:一是對補貼的依賴比較嚴重,需要進行合理化調整;二是安全風險不容忽視,目前鋰電池供不應求,只要有電池都能賣出去,產品質量在下降,事故發生概率在增加;三是競爭激烈,目前國外的新能源產品、技術等都在進入中國,所以國內必須加大研發力度。
機遇與挑戰并存,不過和傳統燃油汽車市場增長出現疲態正好相反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在2016年出現更大規模的增長。
由于2016年的市場基礎與國家政策將有更大規模的提升和改善,因此,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速度將維持這種高速增長的態勢。同時,隨著充電設施的改善,以及新能源汽車大量使用到各類租車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理念將日漸深入人心。
重要的是,2015年之后中國開始實施更為嚴格的燃油耗值政策。根據2012年國家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車新車燃料消耗量接近先進水平。
到2017年,新能源車的補貼將大幅度的退坡,那么希望這些政策的出臺和完善能保證從2016年-2020年這個過渡期,新能源車能夠平穩發展,從遠期來看,未來新能源車的發展希望能夠逐步通過非財稅補貼來實現增長,比如,部分城市如今對于傳統車的限購和對于新能源車的放開,其實也是對于新能源車發展的一種激勵。
從政策角度來看,新能源車發展也需要相對穩定的政策,否則企業花了很大的功夫去開發新產品,但當產品開發出來時,政策法規變化了,這個就很不利于新能源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