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環保局釋放2016監察時間表 嚴厲打擊環境犯罪
環保部在2015年先后公布了兩批“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弄虛作假典型違法案例”的典型,其中不乏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市政工程。
環保部的執法力度也體現了對此類設施的監察決心,北京市環保局在7日通報的2015年北京市環境執法情況中確定了2016年北京污水處理廠、工業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以及垃圾處理設施、垃圾轉運站的專項檢查時間。
其中指出,2016年,北京市環境監察系統將緊緊圍繞環保中心工作,采取日常監管隨機抽查和重點行業專項檢查相結合,通過擴大監察監測范圍、加密檢查頻次,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等措施,為改善環境質量、保障環境安全提供強有力的執法保障。
水方面,將貫徹落實《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1/890-2012)、《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11/307-2013)2016年新的排放限值,二季度以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為重點,夏季以垃圾處理設施、垃圾轉運站及糞便消納設施為重點,三季度以排入地表工業企業為重點,開展執法檢查。
大氣方面,貫徹落實新《大氣法》,鍋爐和家具制造、印刷、汽修、汽車制造、化工、工業涂裝等VOCs等行業新的排放標準,一季度以采暖季鍋爐和VOCs排放企業為重點,二三季度以家具制造、印刷、汽修、汽車制造、化工、工業涂裝等行業為重點,四季度以燃煤污染為重點,開展執法檢查。
此外,還將深入推進網格化環境監管制度,優先在城鄉結合部地區建立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督促街道、鄉鎮落實環保監管職責;同時加大對網格員的培訓指導和考核力度,力爭使大部分環境污染問題時間在基層發現并解決。
同時,將貫徹執行國務院、環境保護部和市政府關于推廣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規定,在日常環境監管領域實行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人員的“雙隨機”抽查機制,將污染源劃分為重點、一般、特殊三類,分別采取差別化抽查監管措施。
在部門聯合執法方面,將形成監管合力。進一步固化與城管、質監、住房城鄉建設、市政市容、國土、農業、水務等部門的聯合執法機制,每月繼續利用一周時間開展“聯合執法周”行動,加強對“三燒”、“三塵”、銷售使用劣質煤和河道、流域水污染行為的監管;加強與公安機關的溝通協作,強化環境違法行為行政拘留和環境污染犯罪刑事責任追究。
據北京市環保局的通報顯示,2015年全年共立案處罰固定污染源環境違法行為3495起,處罰金額1.56億元。
其中大氣環境類違法行為處罰金額4404.23萬元;全市移動源執法部門以重型柴油車監管為突破口,出組合拳強化機動車排放執法監管,全市共查處各類移動源違法行為9025起,罰沒金額達2652.46萬元。
2015年立案處罰水和生態環境類違法行為181起,處罰金額7202.74萬元,分別占總數的5.2%和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