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商會四大提案來助力 環保產業迎發展新契機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經濟發展進入結構性改革轉型期,環境治理也邁入全面整治攻堅期,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作為環保領域具影響力和度的行業組織,在環保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環境商會涉及的環境服務業主要包括城市供水服務、城市污水處理服務、城市垃圾處理服務以及相關產業鏈的各個服務環節。對推進環境服務業市場化進程,促進產業整合,倡導市場的規范化運作,追求企業規?;?、品牌化服務,實現行業和社會的進步,實現環境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等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面對即將到來的十三五,環境商會已先行。據悉,今年全國兩會,環境商會將向大會提交4份提案。4份提案分別是:《關于遏止環保行業惡性競爭的提案》、《關于進一步完善環保領域PPP項目支付機制的提案》、《關于完善環保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的提案》《關于加快污染場地修復的提案》。
環境商會呼吁遏止惡性競爭
環境商會會長趙笠鈞就“十三五”期間環保產業的新形勢,從經濟大環境、市場新趨勢客觀分析了環保產業的現狀,指出環保產業存在的問題,迎來的機遇,以及承擔的責任。
2015年以來,我國市政污水及垃圾處理領域出現了數次超低價中標事件,引起業內關注及廣泛質疑。
環境商會的調查發現,經濟下行立項減緩,環保行業競爭加劇。環保行業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進入成熟階段,一方面,受經濟轉型及產業升級影響,地方立項環保項目有所放緩,同時環保企業增多也導致供需失衡。另一方面,環保PPP項目因環境技術設備成熟及規模效應的擴大,欠發達地區人工等成本下降,尤其地方政府各級財政資金用于環保投資有限,后建項目成本存在降低的空間“偏離項目成本價格的惡性競標現象已經嚴重損害了環保行業的整體利益,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和警惕。”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日前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建議住建部、發改委、環保部出手,遏止環保行業惡性競爭。并向全國兩會提交《關于遏止環保行業惡性競爭的提案》提案建議地方政府理性招標及加強監管,明確強制和建議信息公開清單并追蹤監督重點環保項目。
此外,商會常務副會長、威立雅中國區副總裁兼CEO黃曉軍在見面會上發布《環境商會呼吁業內企業加強行業自律倡議書》。
環境商會獻策解PPP痛點
當前,在我國環保領域PPP項目的收付費實施過程中主要存在財政預算不足或地方財政困難,地方政府支付意愿不足、環境服務費不能按時足額收取,收費標準未得到及時調整、部分地方政府缺乏契約精神三個問題。此種情況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營和可持續經營,已嚴重制約和干擾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為保證PPP合作資金的按時足額支付,保障PPP合作方的合法權益,更好地推動我國環保領域PPP模式的良性發展,環境商會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環保領域PPP項目支付機制的提案》,提案指出應加大財政預算保障,健全完善收費機制、建立政府方保證金制度,鼓勵第三方支付模式、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強化PPP合同效力等建議。
環境商會呼吁三部委加快推進污染場地修復
環境商會的調研還發現,目前,我國污染場地修復主要存在治理責任主體不明確、缺乏系統性頂層設計及產業化程度低、土地修復耗資巨大三個方面的問題。環境商會《關于加快污染場地修復的提案》呼吁環保部、發改委、農業部加快推進污染場地修復,明確修復治理責任主體。
對于農田污染土壤的修復,提案建議加強藥劑監管。目前國內污染農田土壤進行重金屬穩定化時需要使用化學藥劑。為了保證居民菜籃子、米袋子的安全,應嚴格監管藥劑的成分、純度及添加量,以降低農作物對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的吸收,避免導致二次污染。
提案還建議加強污染場地的調查及全過程監測管理。以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重金屬等典型污染場地為重點,各地分期分步地開展對污染場地的系統調查、評估,建立污染場地的區域分布、污染面積、污染類型和污染程度等統計數據和信息檔案庫,實現污染場地土壤環境管理的規范化、自動化和信息化。為了確保污染土壤修復的長期效果,建議對于已修復的污染場地強化后評估,業主單位應委托獨立第三方機構開展修復后的長期監測。
環境商會呼吁完善環保產業稅收優惠政策
“美麗中國”去年已經寫入“十三五”規劃,“環保”無疑還是今年兩會的一個重要關鍵詞。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3月1日主辦的“環保企業家媒體見面會”上,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提交了《關于完善環保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的提案》。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姜克雋表示:“按照習所說的能源革命,我國將全力以赴繼續推進合同能源管理,從節能角度讓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一個國家環境的改善,需要的不僅是發達的環保產業,更取決于健康的產業結構。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仍處于發展初期,要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還要克服諸多困難和不利因素。相信,環境商會的這四大提案將會為環保產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