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煤炭敗也煤炭 “黑金”清潔化成大勢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未來五年中,治理大氣污染要取得明顯進展,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超過80%,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加強煤炭清潔利用”成為關鍵詞。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日前指出,控制空氣污染,“十三五”將大力推進清潔煤炭的使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已明確將“加強煤炭清潔利用”作為2016年的八項重點工作之一。多名兩會代表委員也表示,“十三五”治霾的關鍵,在于將重點放在一次消耗能源多的煤炭上,提高煤炭的清潔利用。
能源稟賦決定煤炭仍為主體能源
從大趨勢來看,煤炭清潔利用已經成為煤炭行業乃至我國大氣治理的迫切需要。面對不少人“為何不放棄煤炭選用清潔能源”的質疑,業內專家指出,未來我國使用哪種能源決定于經濟發展的程度,但燒煤仍是目前國情下現實的選擇。
上述專家還指出,盡管導致霧霾的大“元兇”是工業燃煤,但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消費形式短期內無法撼動,因此包括煤炭生產、主要耗煤行業在內的眾多企業近年來均開始研發煤炭清潔利用技術。
“加大能源結構調整,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是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但從我國能源資源賦存特點來看,在今后較長時期內,煤炭仍是我國主體能源。由于目前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我國又是以燃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對燃煤治理已經迫在眉睫,所以推動清潔煤的發展利用很有必要。”中宇資訊煤炭行業分析師關大利表示。
煤炭寒冬論回應:春天將至
迫于環保壓力,近幾年,煤炭行業是日子不好過,煤價下跌,市場低迷,又面臨著去產能的任務,一些企業家和專家認為煤炭行業已經身處“寒冬”。
“我想就和天氣一樣,煤炭行業的春天應該馬上就到來了。”神華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東在回應煤炭行業“寒冬論”的時候這樣指出,“從動力煤市場上看,這個月和上個月都分別漲了十塊錢,這就是說動力煤下跌的趨勢起碼得到了遏制,隨著我們產業的調整,去產能政策的實施,我覺得煤炭企業會一天比一天好。”
他分析稱,首先我國的能源稟賦特點是“富煤貧油少氣”,其次,我國的人均能耗是發達國家的一半不到,從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角度看,對能源的需求還很大。另外,我國現在大量的進口石油和天然氣,處在能源不安全的狀態下,怎么樣能用煤炭來替代石油,或者用煤炭生產石油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方向。
散煤清潔路徑模糊不清
環境保護部華北督查中心曾做過一項調查,當散煤的使用量占到全社會總耗煤量的11%時,散煤污染物的排放就會占到同期環境統計煙塵總排放量的23.2%,二氧化硫總排放量的15.2%,氮氧化物總排放量的4.4%。
目前,我國的煤炭清潔利用在燃煤電廠減排方面已經步入正軌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散煤的清潔利用路徑仍然模糊不清。
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專家認為,末端治理對于散煤的清潔升級同樣至關重要。應在污染重點防控區域內有條件的村鎮,推廣集中供熱,變分散供暖為集中供暖,變分散燃煤為集中燃煤。“這就意味著這些地區的政府部門需要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這是一個大工程。”這位專家坦言。
結語:行業人才必不可少
中國環保在線認為,國家加大煤炭清潔利用力度是好事,除了補貼政策真正落實以外,進行煤炭清潔利用,這就意味著煤炭未來的發展需要更多的煤炭人才,人才的培養也變得很重要。據了解,我國各大高校采礦專業的發展與煤炭行業的景氣指數走勢是一樣的,近幾年的報考人數呈現下滑態勢,很多采礦專業的畢業生到煤礦就業的意愿指數也有所下滑。
從煤炭人才的培養角度來看,煤礦人才肯定會減少,但是之前國家對煤礦單招、對口培養這些政策還不能取消。各個高校和教育部都需要作出一些政策,來吸引考生報考煤礦相關專業,為煤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培養一批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