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省,兩座城,近乎一樣的遭遇。
繼上海垃圾傾倒太湖西山島后,近日,江蘇省南通江心沙農場也發現上海垃圾傾倒。江蘇南通海門市的江心沙農場,在盛夏這個季節,本應是一片綠油油的菜地,可如今,卻堆起了數座垃圾小山,高的一處將近五米,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電器垃圾充塞其中,方圓七八百米的空氣中,散發著刺鼻的臭味。農場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三天前接到居民舉報,有兩艘裝滿垃圾的船只停靠在這里,準備傾倒垃圾。工作人員趕往現場時發現,其中一船的垃圾已經被人在前一天夜里,偷偷傾倒了。
位于蘇州路南側的這個地塊,目前屬于農場的耕地范圍,附近的居民說,這些偷倒的垃圾對周邊老百姓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另據船員透露,他們也是受雇于人,雇主承諾支付他們每噸9塊錢的運費,讓他們將這兩船貨運到這里,至于詳情,他們也不清楚。
數百米內臭味刺鼻
來自媒體的報道消息稱,現場出現的垃圾是以裝修垃圾、拆房垃圾為主的建筑垃圾。據江心沙農場負責人介紹,該地塊自今年年初起,就陸續發生垃圾偷倒情況。7月13日夜間接群眾舉報有偷倒情況后,江蘇南通海門市城管部門立案調查,并會同公安部門對涉事兩條船舶進行暫扣。目前,當地公安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7月17日晚,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發布消息稱,經查,此次涉案的兩條船舶非上海船舶,均未在上海市管理部門辦理過備案手續。海門市江心沙農場的卸點亦未在上海備案,其建筑垃圾的來源仍在核查中。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高度重視,立即責成相關部門主動與南通方面取得聯系,并成立調查組跟蹤處理。7月17日清晨,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處長帶隊趕赴江蘇省南通市海門,會同南通市城管局、海門市城管局、江心沙農場負責人對現場進行踏勘調查。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進而表示,上海建筑垃圾實行源頭申報、卸點備案、全過程監管,明確禁止垃圾非法運輸、處置。若調查確認所偷倒建筑垃圾來自上海,上海有關主管部門將依法依規查處涉案單位和個人,并將抓緊與南通海門方面建立聯絡小組,會同申城海事、城管等部門開展自查,排摸情況。
為何如此瘋狂?
事實上,作為一種現象,城市垃圾問題早已凸顯,異地傾倒、以鄰為壑,不過是垃圾困境的一種不當突圍方式而已。
城市垃圾處理不好,不但污染環境,有時甚至要“命”——誠如2015年某地發生的渣土受納場滑坡事故。這幾年,城市大餅越攤越大,生活及建筑垃圾與日俱增,遠遠超出了城市的垃圾處理能力,必須為垃圾尋找一條出路。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越來越多的城市垃圾“上山下鄉”,“垃圾圍城”終衍變為“垃圾圍村”。曝光、譴責也罷,打擊、禁止也好,只要城市無法消化自身生產的垃圾,對外輸出就是必然。治理垃圾異地傾倒問題,必須依靠嚴厲執法和監督舉報,但終還是要回到城市垃圾處理上來。
處理城市垃圾是一個難題,發展中國家更是如此。與許多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均生活垃圾日清運量不算太高,城市垃圾問題依然嚴重,原因何在?垃圾性質上,盡管近年來許多城市推行垃圾分類,但效果并不明顯,絕大部分城市垃圾都是混合原生垃圾,處理難度非常大;處理方式上,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靠填埋方式(占比80%左右),這需要大量土地資源,且對環境污染大;循環利用上,粗放型垃圾處理難以達到循環利用的要求,譬如建筑垃圾。在我國,建筑垃圾是城市垃圾的重頭,每年有大量的建筑垃圾亟須找到出口。
“垃圾圍城”肯定不行,“上山下鄉”也沒出路,城市垃圾還是要“向內”找到化解之道,而不是依賴偷運偷倒。治理這一難題,城市主政者除了要有足夠投入,建設垃圾處理廠之外,還要借鑒國外技術、進行相關研究,找到科學的、合理的、多元的處理方法。同時,要重視垃圾的循環利用。公眾層面,制定合理的垃圾收費管理制度,落實垃圾分類收集責任,降低垃圾處理難度。運行機制上,政企分開,建立政府和企業雙贏的市場機制。
環保部:擅自轉移出省貯存、處置固體廢物違法
對此,環保部近日公開回應稱,蘇州市政府已經組織市容市政、公安等部門開展非法傾倒垃圾清運處置、案件偵辦工作,與上海市有關方面進行緊急會商,并組織環保部門開展周邊水質監測、場地污染防控、環境損害評估等工作。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生活垃圾隨意傾倒屬于違法行為。根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體法》)第四十條規定,“對城市生活垃圾應當按照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在指定的地點放置,不得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隨意傾倒屬于違法行為,《固體法》第七十四條規定,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處以罰款。
針對生活垃圾跨省轉移貯存、處置的程序,《固體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轉移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貯存、處置的,應當向固體廢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商經接受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批準轉移該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未經批準的,不得轉移。”
此外,有媒體報道稱,蘇州、無錫等地多位基層環保及市容工作人員認為,這種跨省傾倒垃圾行為,實質是將垃圾處置成本轉嫁外地。各地需提高“一盤棋”意識,強化跨區域聯防共治。多次垃圾跨省傾倒事件的發生,是舊疾多次復發還是問題一直存在?對于被傾倒城市來說,是一場環境災難,對于上海來說,是一場與不斷增長的垃圾之間博弈的戰場,這是否會是后一次垃圾偷倒的發生,沒有人能夠肯定的回答。
以上就是今天的環保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
(參考資料:重慶晨報、央廣網、京華時報、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