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節水服務發展 水利部發布合同節水管理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水利廳(水利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合同節水管理是指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戶以合同形式,為用水戶募集資本、集成先進技術,提供節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務,以分享節水效益方式收回投資、獲取收益的節水服務機制。推行合同節水管理,有利于降低用水戶節水改造風險,提高節水積極性;有利于促進節水服務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于節水減污,提高用水效率,推動綠色發展。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關于推行合同節水管理的要求,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節水優先、兩手發力,以節水減污、提高用水效率為核心,加強政府引導和政策支持,促進節水服務產業發展,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
(一)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發展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節水服務市場。
堅持政策引導。落實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完善約束和激勵政策,營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培育發展節水服務產業。
堅持創新驅動。以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為支撐,推動節水技術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促進節水服務企業提高服務能力,改善服務質量。
堅持自律發展。完善節水服務企業信用體系,強化社會監督與行業自律,促進節水服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合同節水管理成為公共機構、企業等用水戶實施節水改造的重要方式之一,培育一批具有專業技術、融資能力強的節水服務企業,一大批先進適用的節水技術、工藝、裝備和產品得到推廣應用,形成科學有效的合同節水管理政策制度體系,節水服務市場競爭有序,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用水效率和效益逐步提高,節水服務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重點領域和典型模式
(一)重點領域
公共機構。切實發揮政府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在節水領域的表率作用,采用合同節水管理模式,對省級以上政府機關、省屬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進行節水改造,加快建設節水型單位;嚴重缺水的京津冀地區,市縣級以上政府機關要加快推進節水改造。
公共建筑。推進寫字樓、商場、文教衛體、機場車站等公共建筑的節水改造,引導項目業主或物業管理單位與節水服務企業簽訂節水服務合同,推行合同節水管理。
高耗水工業。在高耗水工業中廣泛開展水平衡測試和用水效率評估,對節水減污潛力大的重點行業和工業園區、企業,大力推行合同節水管理,推動工業清潔用水,大幅提高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
高耗水服務業。結合開展違規取用水、偷采地下水整治專項行動,在高爾夫球場、洗車、洗浴、人工造雪滑雪場、餐飲娛樂、賓館等耗水量大、水價較高的服務企業,積極推行合同節水管理,開展節水改造。
其他領域。在節水灌溉、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和水環境治理等項目中,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積極推行合同節水管理。
(二)典型模式
節水效益分享型。節水服務企業和用水戶按照合同約定的節水目標和分成比例收回投資成本、分享節水效益的模式。
節水效果保證型。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戶簽訂節水效果保證合同,達到約定節水效果的,用水戶支付節水改造費用,未達到約定節水效果的,由節水服務企業按合同對用水戶進行補償。
用水費用托管型。用水戶委托節水服務企業進行供用水系統的運行管理和節水改造,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用水托管費用。
在推廣合同節水管理典型模式基礎上,鼓勵節水服務企業與用水戶創新發展合同節水管理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