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民間投資,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國家發改委再度以電視電話會的形式,就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進行部署。這次會議對進一步推動民間資本進入市場做了專門闡述,目的是繼續大力推進PPP模式。
不難發現,近年來國內有相當一部分環保項目采用PPP模式運作。財政部信息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環保PPP項目數量占比將近44%,投資額占比22%。環保部規劃院PPP中心主任逯元堂指出,“推進環境保護PPP既是大勢所趨,同時也是形勢所迫。”
尤其在政府轉變政府職能和管理方式的大背景下,大力引進民間資本進入環保領域,優勢自不待言。事實上,作為環保領域早試水PPP的企業,北京碧水源科技公司已陸續建立了40余家PPP合資企業。2012年,碧水源與云南城投合作成立云南水務,僅用3年多時間即在香港成功上市。碧水源集團董事長文劍平認為,PPP模式的目標應該是改善政府融資渠道,支持社會尤其是民營企業提供公共服務,不是簡單的1+1=2。
萬億PPP項目涉環保等七領域
風景這邊獨好!來自媒體的報道消息稱,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向社會公開推介傳統基礎設施PPP項目1233個,總投資約2.14萬億元,涉及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和重大市政工程等七個領域。該批項目是從地方上報的2053個傳統基礎設施項目中篩選出來的,條件相對成熟,符合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且有明確的融資需求。
從行業分布看,1233個項目共涉及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和重大市政工程等七個領域。其中,重大市政工程項目574個,占46.55%;交通運輸項目373個,占30.25%;水利項目153個,占12.41%;林業項目43個,占3.49%;農業項目34個,占2.76%;能源項目33個,占2.68%;環境保護項目23個,占1.87%。
從行業投資規模看,交通運輸項目投資14793億元,占69.07%;重大市政工程項目投資4133.02億元,占19.30%;水利項目投資1438.1億元,占6.71%;環境保護項目投資307.55億元,占1.44%;林業項目投資284.15億元,占1.33%;農業項目投資264.93億元,占1.24%;能源項目投資196.86億元,占0.92%。
從投資體量看,1233個項目中,1億元以下項目141個,占11.44%;1-10億元項目706個,占57.26%;10-50億元項目287個,占23.28%;50億元以上項目99個,占8.03%。從區域分布看,1233個項目中,東部地區項目198個,總投資4058億元;中部地區項目265個,總投資4196億元;西部地區項目741個,總投資12343億元;東北地區項目29個,總投資821億元。
爭食萬億市場
顯然,一場萬億盛宴切分在即。里約奧運會,游泳選手傅慧園的一句“洪荒之力”令全國沸騰;資本市場上,監管部門與眾機構則極力推薦上市公司要以“洪荒之力”,爭食PPP項目的萬億盛宴。“盡管也看到了(PPP模式)一些風險,但從行業和考慮到公司現有模式的成熟,以及宏觀政策的支持,未來公司項目將以PPP模式為主,會計劃多拿市場。”業界資深人士指出。
上市公司對PPP項目的青睞有加,與后者未來可能出現的巨大市場息息相關。近日,財政部便披露今年上半年PPP市場的概況,稱截至6月末全部入庫項目已有9285個,總投資額達10.6萬億元,其中代表已經落定的執行階段的項目總投資額更破1萬億元。
從上半年數據來看,預計全年可新增落地項目總額達2萬億元,若按照目前建筑上市公司50%的中標率測算,全年可提供1萬億的訂單增量,占去年32家建筑企業總收入3.29萬億的三成。PPP作為一種新的投融資模式,在目前仍是市場熱點,上市公司參與其中,若能利用自身專業性滿足項目特點,對公司業績應有提振。
不過,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環保、水務等行業的PPP項目相對風險小,但基建項目卻不同。“由于基建項目投入大,周期長,對上市公司資金要求相對高,而且完工后還不一定能形成穩定現金流,所以隱含風險還是挺高的。”
正如此,碧水源直言,盡管國內水務行業未來有幾萬億的市場,能為上市公司帶來巨大商業機會,但PPP模式并非簡單的合資模式,而更像一樁“婚姻”。“如果不能做到‘多贏’的結果,勢必將給PPP模式帶來巨大風險,而此前公司已有過類似教訓。”碧水源表示。
哪些環保企業在摩拳擦掌?
但不可否認的是,環保作為PPP模式收入彈性大的行業,在總體PPP投資額中占比9%。第三批PPP示范項目公布后,極有可能引起新的一波PPP熱潮,各家環保企業已經在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番。
碧水源
2016年上半年,碧水源實現營業收入23.47億元,凈利潤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2.74%和76.16%,業績得以繼續保持大幅增長,PPP項目業務的快速發展是重要因素之一。碧水源在構建了完整的水處理產業鏈后,近兩年力推PPP模式,是環保行業內先著重發展PPP業務的企業之一。上半年碧水源新增訂單達92.8億元,其中多數為PPP項目。
葛洲壩
上半年,葛洲壩實現營業收入392.76億元,凈利潤14.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09%和14.85%。成功轉型后,葛洲壩已經將PPP和環保業務作為兩大抓手。今年以來,葛洲壩繼續加大在水務、環保業務的投資并購力度。葛洲壩上半年國內新簽訂單675.7億元,其中PPP項目占到368億。目前葛洲壩的PPP簽約總額482億,并且與南京、云南、貴州、四川等多個省市累計簽訂框架協議逾2500億元。
東方園林
東方園林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18億元,凈利潤2.9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66%和89%,超出市場預期。二次創業以來,東方園林在環保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公司的PPP業務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東方園林在產業升級過程中,瞄準生態環保領域,業務模式則由單純施工類合同向PPP項目發展。2016年上半年,東方園林已中標的工程項目涉及到的總投資額243.28億元,多數項目也都是PPP項目。
有分析表示,PPP項目將帶動環保企業訂單較大幅度提升,促進環保企業盈利水平增長,PPP模式將成為環保行業中長期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參考資料:中國新聞網、點綠網、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企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