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地方層面的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示范項目開始步入密集發布期。來自媒體的報道消息稱,各地財政部門PPP的相關負責人在北京參加了內部通報會,拿到了第三批PPP示范項目名單,很快就會對外發布。第三批示范項目以增量項目為主,投資金額預計將達到萬億元。另一層面,地方的PPP示范推介項目也在同步密集推出。
財政部PPP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申報截止日即7月25日,財政部共收到各地申報項目1070個,項目計劃總投資約2.2萬億元,涉及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保、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文化、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
區別于前兩批PPP示范項目是由財政部組織的,新這批示范項目由財政部聯合其他19個行業主管部門,陣仗浩大共同推進。前兩批示范項目投資總額分別為1800億元、6589億元,而第三批示范項目投資總量有望超過萬億。
從目前各地實踐來看,國企仍是PPP的主要參與者。財政部針對前兩批示范項目統計數據顯示,示范項目現有105個(共232個)落地,其中82個已錄入簽約社會資本信息的,簽約社會資本119家(包括單獨和聯合體參與),其中民企43家,占比36%。
上述評審專家表示,專家評審會將那些明顯是BT、固定回報的項目篩選出去。這些項目上報的材料上,對于固定回報的安排相對隱蔽,但經過專家評審,也能看出其中端倪。20個部委聯合發起項目申報的通知明確指出,采用建設-移交(BT)方式的項目,通過保底承諾、回購安排等方式進行變相融資的項目,將不予受理。
顯然,在密集的政策激勵之下,PPP項目需求也隨之不斷增長,規模不斷擴大,項目落地也開始加速。根據財政部PPP中心數據,截至2016年7月30日,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入庫的項目數量為10170個,入庫項目金額約12萬億元。另外,6月底全國已經有總投資額1萬億元的PPP項目正式落地。截至8月末項目落地率23.8%,呈顯著上升趨勢。
基于上述背景,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PPP引入將為環保企業帶來下述影響:盈利能力的變化。環保公司以分紅形式獲取項目公司投資收益。一方面,應收賬款和存貨等項目減少;另一方面,公司負債減少,結算加快導致利息費用減少,兩項因素共同作用,提高公司整體盈利水平。
現金流的改善。環保公司自身會產生投資性現金流,其回收期與項目周期相等。若PPP項目本身能保證足夠的毛利率,則能形成良好的投資性現金流,改善環保公司現金流情況。若項目本身毛利率較低,環保公司在項目資本金中出資比例較高,或地方政府拖欠賬款,則會給環保公司帶來較大的現金流壓力。
表內杠桿降低,表外杠桿提升。由于項目公司是融資主體,在不并表情況下,能實現低杠桿撬動更多資本的效果。而對施工企業來講,PPP項目施工進程更快,拖欠工程款的現象也將得到有效緩解。在PPP模式的環保項目里,施工方一般就是PPP項目的投資方。其中項目建設資金有項目資本金和項目貸款兩大來源。
就此,資深證券人士朱純陽指出,PPP解決了傳統BOT,EPC/BT的不足之處,是銀行,政府,企業的三得利。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弱化了地方政府亂投資的權利,同時,項目的實際責任主體出現,環保行業進入效果時代,環保公司進入大票時代。
環保行業,在PPP時代,企業承擔主要責任,在PPP憑借效果拿項目,幾十萬億的錢涌進只有十幾萬億規模的行業,對于僅有為數不多的具有完全承接能力的企業是好的時代。業內建議可從四個維度來把握PPP在環保行業的機會:1、公司:首推碧水源。2、利潤及市值規模相對小的標的:能主導規模相對較小的PPP項目、或通過組合體方式參與大型PPP項目,推薦津膜科技、博世科,受益標的渤海股份與嘉誠環保聯合中標20億元PPP訂單)。3、水務運營類公司,受益標的包括首創股份、興蓉環境、中原環保、創業環保。4、海綿城市受益于PPP,訂單有望放量,推薦華控賽格(中標遂寧海綿城市PPP項目)。
(參考資料:經濟參考報、21世紀經濟報道、中信建投、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