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服務千億市場大幕開啟 2020年或達2000億
本文為環衛行業深度思考系列之一:環衛服務千億空間市場化大幕開啟。文章主要分為三部分:一、大空間、低滲透、政策催化,環衛服務千億空間加速市場化;二、海外經驗:市場化、全產業鏈布局、集中度高,孕育千億市值大公司;三、以史為鑒:環衛服務行業有望全面爆發。
低滲透、政策催化,千億環衛服務空間加速市場化
多重壓力倒逼,千億環衛服務市場亟待轉型升級
環衛服務市場空間超過千億。我們測算15年我國城市道路清掃、垃圾清運、公廁管理市場規模分別達920億元、180億元和150億元,合計達1250億元。未來隨人口增長、城鎮化率提升及交通基礎設施擴建導致環衛服務范圍拓展及質量提升、環衛單價上漲,2020年環衛市場空間有望2000億元,復合增長率達10%。
環衛市場化的驅動因素我們認為有:
政府環保壓力大、執行力不足。政府過去環衛投資不小,但效果不好,現在面臨財政、環境壓力,有意愿交給的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進入意愿較強。社會資本可以通過提升機械化率,降低人工成本,投資智慧環衛系統提升精細化管理,較長的特許經營年限也給社會資本增加機械化投入提供保障(過去1-3年合同制下環衛公司是不愿意投入設備的),社會資本愿意進入環衛領域。環衛機械化提升后,環衛不再是“臟累差”的工作,年輕人有動力進入該行業,解決老齡化等問題。
政府環衛部門承受財政投入、環境評價等多方壓力。傳統的環衛模式下,政府環衛部門負責城市環衛的投資、建設、運營、監管等,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同時,運營隊伍缺乏投融資能力和技術研發能力,技術升級改造進展緩慢。由此造成城市市容“臟亂差”現象,環衛管理水平、作業水平都很低。另外,地方財政收入增長乏力,15年財政支出大幅增長,地方財政面臨較大壓力。
環衛工人工資福利水平低,老齡化嚴重。我國環衛工人普遍工資較低,在很多城市僅略高于低工資水平,其行業大部分工作還停留在“臟亂差”的階段,缺乏吸引力,新進入者較少,環衛工人老齡化嚴重。據統計,我國環衛工人中60歲以上的老人占比超過20%,現在環衛工人的年齡結構難以為繼。
人力成本快速上升,機械化水平亟待提升。我國城鎮就業人員工資從2005年的不到2萬元/年上漲到2014年的5.6萬元/年,人力成本實現翻倍增長,人力成本大幅增長給環衛帶來較高的成本負擔,也推動行業“機器換人”的發展。過去幾年我國環衛機械化率提升較快,機械化清掃率從2006年23%提升到2014年的50%,但是相比于歐美發達國家80%左右的機械化率,我國環衛機械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市場滲透率不足15%處于成長初期,政策加速市場化進程
環衛行業市場滲透率不足15%,預計未來有望快速提升至60%以上。我國環衛行業類似于美國1990s初期,除少數大城市外,絕大部分地區的環衛服務完全由政府提供,市場滲透率不到15%。參照美國經驗,我國環衛服務市場化程度有望提升至60%以上。環衛行業目前處于成長初期,將迎來快速增長的黃金時期。
為提升環衛服務質量、效率,市場化改革政策加速推進
國家層面上,12年十八大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我國服務型政府定位,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大幕全面開啟;隨后出臺的《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暫行)》,進一步為公共服務市場化提供政策支持。?地方層面上,已有上海、福建、北京、天津、江西等多省市出臺政策將環衛作業推向市場,例如15年1月江西省住建廳《江西省城鎮環境衛生市場化作業監管(暫行)辦法》指出,全省全面推進環衛作業向社會購買服務,將清掃保潔、公廁管理、垃圾清運推向市場,并規定50萬元以上環衛項目須公開招標。
隨政策推進,一大批環衛作業市場化項目正加速落地。例如,15年1月以來,升禾環保、深圳玉禾田、北京環衛工程集團、福建龍馬環衛及啟迪桑德相繼簽約多個環衛服務項目,金額達15.03億元。隨改革不斷深化,未來預計將有更多省市的環衛作業市場化政策出臺,加速推進環衛服務項目市場化進程。
海外經驗:市場化程度高、集中度高,孕育千億收入大公司
環境標準提升推動美國環衛服務快速市場化,行業集中度較高
填埋場標準提升,實現市場化。在美國垃圾主要處理方式是填埋(美國垃圾填埋占比1990年為69%,2014年為54%),91年美國環保署(EPA)頒布一系列固廢管理標準。固廢終端處理建造和運營要求大幅提升,美國填埋場數量減少3/4,社會資本運營的填埋場數量占比從1984年的17%提升至2004年的83%。
成本壓力倒逼政府環衛服務市場化。受提標改造影響,85-95年期間美國垃圾填埋場傾倒費從18美元/噸漲至50美元/噸,為控制財政支出成本,市政部門逐漸將垃圾收運等環衛業務對社會進行公開招標。環衛行業市場化程度從88年的15%迅速提升至92年的65%,并在97年達到70%。
垃圾填埋業務具有規模效應,單位處理成本隨處理量增加而減少。日垃圾處理量200噸的填埋場,單位處理成本38美元/噸,日處理量1200噸的填埋場,成本可降至21元/噸。通過切入環衛領域,終端處置企業可獲得持續穩定的垃圾來源,降低處置運營成本和經營風險。擁有終端處置能力的環衛企業在參與環衛項目競標時,具有更大的成本優勢,提高環衛業務競爭力。相對于行業內業務類型單一的企業,固廢全產業鏈布局公司通過對收集、運輸、處置環節垃圾流的全程控制,可建立顯著競爭優勢。美國大的3家環衛公司Waste Management、Republic Services和Waste Connections均為固廢全產業鏈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