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近日,為進一步推動光伏技術進步與產業轉型升級,國家能源局再次定調分布式光伏項目、計劃與光伏扶貧為“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重點目標。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強調稱,在分布式發展較好的地區,困擾行業的限電問題很容易得到解決。
日前,國家發改委正式對外發布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規劃提出,到2020年,水電新增裝機約60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5000億元;新增風電裝機約8000千瓦,新增投資約7000億元;新增各類太陽能發電裝機投資約1萬億元。再加上生物質發電投資、太陽能熱水器、沼氣、地熱能利用等,整個“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資總計約2.5萬億元。
一個重要背景是,目前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位居世界。到2015年底,全國水電裝機為3.2億千瓦,風電、光伏并網裝機分別為1.29億千瓦、4318萬千瓦,太陽能熱利用面積超過4.0億平方米,應用規模均位居首位。全部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38萬億千瓦時,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5%。
“得益于風光發電的爆發式增長,以及水電投產規模的快速擴張,‘十二五’期間,可再生能源實際發展規模超過預期。因此‘十三五’期間,風光水電預期增長要慢一些,規模較市場預期要小一些。但預計能夠保證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15%的要求。”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白俊說。
與此同時,《規劃》就具體的可再生能源細分領域做出了明確的規劃。以光伏為例,《規劃》將“全面推進分布式光伏和‘光伏+’綜合利用工程”放在了促進太陽能利用的首要位置。
《規劃》提出,我國繼續支持在已建成且具備條件的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用電集中區域規模化推廣屋頂光伏發電系統;積極鼓勵在電力負荷大、工商業基礎好的中東部城市和工業區周邊,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則建設光伏電站項目;結合土地綜合利用,依托農業種植、漁業養殖、林業栽培等,因地制宜創新各類“光伏+”綜合利用商業模式,促進光伏與其他產業有機融合;創新光伏的分布利用模式,在中東部等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人人1千瓦光伏”示范工程,建設光伏小鎮和光伏新村。
同時,在分布式光伏和“光伏+”之外,《規劃》還提出了有序推進大型光伏電站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示范工程建設、大力推廣太陽能熱利用的多元化發展、積極推進光伏扶貧工程等要求。
日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朱明曾對媒體表示,“十三五”期間,需要進一步轉變可再生能源發展理念,從強調可再生能源開發規模和速度逐步轉變為重視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行業管理的重點由開發建設管理轉移到開發建設與消納利用并重,更加重視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事實上,這一政策思路已經有所體現。繼2015年下調光伏發電標桿電價每千瓦時0.02元到0.1元之后,2016年9月國家發改委又出臺了《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電價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擬將一類、二類、三類大資源區地面電站光伏上網電價分別由0.80元、0.88元、0.98元下調至0.55元、0.65元、0.75元。對于分布式光伏,“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實行按照全電量補貼的模式,補貼標準分別為:一類資源區0.2元/千瓦時、二類資源區0.25元/千瓦時、三類資源區0.3元/千瓦時,而目前的標準是0.42元/千瓦時。
這個意見稿的出臺,在整個光伏行業引起了軒然大波。經過修改后,10月份新一版的分布式補貼標準上調為一類和二類資源區0.35元/千瓦時,三類0.4元/千瓦時。“終怎么樣的幅度還不知道,但新的定價政策應該年底前會出來。”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秘書長呂芳透露。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認為,當前電價水平調整難以即時反映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變化,電價水平調整的幅度大、頻次低導致可再生能源發電市場的大幅度波動,不利于產業持續良性發展。如果2017年降低電價和補貼,則國內光伏市場可能重新復制2016年情況,新增裝機規模可能超過2500萬千瓦,產品價格也可能在不同時間段梯度明顯。
此外,光伏電站投資商對于分布式光伏的熱情日益高漲,工商業屋頂大規模增長的勢態將逐步呈現,同時戶用分布式電站也逐漸嶄露頭角。
根據《規劃》,“十三五”要達到分布式光伏6000萬千瓦以上的目標,需要每年實現約1000萬千瓦的分布式裝機。如果按照每戶5千瓦的容量計算,每年5吉瓦的戶用分布式電站需要約100萬戶的屋頂資源,將該100萬戶均攤至15個省(按照15個省、每個省10個地級市、每個地級市10個縣區)進行核算,那么每個縣區每年需要實現600多戶的戶用分布式裝機。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戶用分布式系統上加大投資和研發,戶用分布式市場受到熱捧。
據了解,由于戶用系統分散、光照資源不均等問題,戶用分布式系統對光伏組件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大項目的投資商和組件廠商開始布局戶用分布式市場的時間不長,缺乏統一的行業技術標準。要想實現2020年分布式光伏6000萬千瓦以上的目標,戶用分布式光伏和工商業屋頂分布式都需要合理的政策調控和引導,以逐步提高分布式系統的效率和實現標準化。
(據證券日報/于南、中證網/歐陽春香、經濟參考報/王璐、中國能源報/成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