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新聞】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境治理的速度快還是慢?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近日給出了有力答案:我們并不慢!多年來,英法韓等發達國家是如何應對霧霾的?按圖索驥,對我國污染治理具極其可貴的借鑒意義。
多國迎來重污染事件 英法韓是如何治理霧霾的?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近日就大氣污染防治問題向媒體提到:與發達國家同期相比,我們環境質量改善速度并不慢,這說明我國大氣治理的方向是正確的。
陳吉寧詳細介紹,大氣污染治理的另一個突出問題是冬季重污染問題。2013年以來,冬季氣象條件總體不利。今年延續了強厄爾尼諾現象,在進入秋冬季后普遍出現異常氣候,多個國家,包括英國、法國、韓國等發達國家,接連發生較高強度、較大范圍的重污染事件。
按圖索驥,我們可以通過不少公開資料和報道看看這些國家面臨的污染問題目前的狀況怎么樣,以求和中國的污染治理狀況做一個橫向比較。
歐盟關心氮氧化物
要分析英法的情況,首先看歐盟的整體狀況。
根據《歐盟排放概述報告(1990-2014)》,從1990年到2014年的25年間,污染情況有總體好轉,其中改善程度高的是硫氧化物(燃煤所產生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從2540萬噸劇減到310萬噸,降幅高達90%,其中大部分硫氧化物減排發生在能源生產和分配環節,同時也與燃料結構的變化有關。
歐盟28國1990——2014年期間大氣污染排放量變化
其次是非甲烷揮發性有機物,從1700萬噸減少到670萬噸,下降了將近60%;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PM2.5也分別減少了1/3,其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在25年里從1750萬噸下降到780萬噸,主要是道路運輸的減排發揮了作用。
氨排放下降了1/4,從510萬噸下降到390萬噸,且主要發生在農業領域。而PM2.5的下降主要歸功于能源行業和道路運輸,但商業、機構和家庭排放則占目前歐盟整體PM2.5排放的一半以上。
上述報告提到,歐盟在過去10年里細微顆粒物(PM2.5、PM10)的排放量總體下降,皆因為在能源行業、道路運輸和工業上引入和升級了減排措施,此外也歸功于包括以天然氣替代燃煤等能源革新。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和中國的情況有所不同,困擾歐盟各國的污染物并非PM2.5,而主要來源于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非甲烷揮發性有機物。其中,在歐盟中氮氧化物排放占比多的分別是德國(15.7%)、英國(12.1%)和法國(11.3%)。反觀PM2.5,嚴重的則是法國(13.9%)、意大利(12.5%)和波蘭(11.1%)。由此不難理解,歐洲是多么難以原諒2015年大眾汽車的“排放門”丑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