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原創視點】微博大V、演員袁立在微博中點名批評了福貢、瀘水的垃圾傾倒在怒江污染環境的問題。怒江州福貢縣委、政府當天作出回應,表示將限期整改,并啟動問責程序,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還提出了六項整改措施。
促環保意識“歸位” 讓古老怒江散發勃發生機
怒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熱拍格,上游名為“黑水河”,被藏族人民成為“卡拉曲”。流經西藏從四川進入云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經過貢山、福貢、瀘水縣后至保山、德宏,流進緬甸,注入印度洋。
正是這樣一個山清水秀、風味十足的民族融合之地,本是生態風景旅游名勝,現如今卻因為垃圾污染被推上了風頭浪尖。
2017年2月9日,演員袁立發布微博反饋云南省福貢縣怒江邊出現大量生活垃圾。“據說,因為十幾年前泥石流沖毀了垃圾焚燒站,從此再沒批下錢來重建!于是,縣城所有的生活垃圾每天整車倒入怒江,常常會看到一大堆的垃圾在水中打轉,污染下游。”博文中配了不少現場拍攝的污染圖片。
當日晚,福貢縣委宣傳部在網站發布通報,證實袁立反映的福貢亂倒垃圾一事客觀存在,同時就網曝亂倒垃圾問題提出六項整改措施,主要包括:開展一次全域性的垃圾整治大行動大排查;出臺臨時處理垃圾的管理辦法;限期整改,采取超常規的措施解決好亂倒垃圾的問題;立即啟動問責程序,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等。
同一天,怒江廣播電視臺公眾號推送相關新聞,文章中稱:作為怒江人,我們接受批評,同時也在深刻反省。環境治理關乎我們的現在和未來,我們不會漠視。并表示袁立微博里反映的問題是存在的,在袁立發出微博后不久,怒江州主要領導立刻作出批示,相關部門迅速反應,責令福貢縣嚴肅查處此事。
次日,即2月10日,對于袁立反映的瀘水市大興地同樣存在傾倒垃圾一事,怒江州委宣傳部發布通報回應稱,春節期間,部分群眾將垃圾投放到一停用垃圾池,導致垃圾未能及時得到處理。
隨著互聯網信息時代的發展,特別是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普及,公民網絡政治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明顯增強,與此同時,政府部門及時回應公眾網絡問政的能力也在增強。顯然,福貢縣委、縣政府在應對輿情、處理網絡聲音上是及時有效的。做到了有態度、有問責、有措施,值得點贊。
盡管如此,仍舊有不少民眾存有這樣的疑惑:在本是旅游勝地的怒江,如此大范圍的污染,為何非要等到名人曝光,才能有所行動?
都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實際上,這怒江水質污染同樣并不是新鮮事。早在2015年1月,就有網友反映過福貢縣存在往怒江傾倒垃圾的問題。當月24日,福貢縣委宣傳部曾做出回應,當年4月1日啟動了生活垃圾處理廠項目,有望于2015年年底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
曾經指出,環境保護和治理要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
讓怒江水長青、沿岸山常綠,當是與經濟發展同樣的“重頭戲”。我們期待當地主管部門能從垃圾沉江的教訓中,痛定思痛,讓環保意識“歸位”,從而讓古老的怒江勃發生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