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一些城市已陷入“垃圾圍城”的窘境。垃圾不僅侵占了稀缺的土地,污染環境,而且嚴重危及人類的健康。不過,要真正實現城市垃圾處理常態化,還需要建立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并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
城市垃圾處理破題在即 長效機制構建日益急迫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是當前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正在火熱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民建中央建議加強生活垃圾管理制度建設,明確處理替代技術,加快試點工作,并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居民環境意識。
一邊是不斷增長的城市垃圾,一邊是無法忍受的垃圾惡臭,成為城市垃圾處理中的棘手問題。因此高速發展中的中國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圍城”之痛。近年來,我國垃圾總量年均增長10%以上,僅城市每年就產生1.5億噸垃圾,生活垃圾累計堆存量已達70億噸。
根據環保部發布的《2016年我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發現,2015年,我國246個大中城市產生了約1.86億噸生活垃圾。平均每個城市產生了約75.46萬噸,從2013年到2015年,年均增幅達到了10.4%。
面對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的趨勢,這就要求垃圾的處置率必須處于高位,否則我們就不得不面對“垃圾圍城”的困境。
2015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置率達到了97.3%,處置率雖然高,但處理方式還是以簡單填埋為主。而簡單填埋,除了造成資源利用率下降之外,未經無害化處理的垃圾往往會有細菌、病毒、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殘留,而這些有害物質會對空氣和地下水造成污染,進而帶來安全隱患。
業內分析認為,城市垃圾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主要在以下幾大層面:
一,侵占土地,固體廢棄物需占地堆放,堆積量越大,占地越多。二,污染土壤,廢物堆置過程中,其中的有害組分容易污染土壤。三,污染水體,城市垃圾無隔離措施,其產生的滲濾液污染地下水和周圍的地表水,極大地威脅居民的健康。四,污染大氣,城市垃圾露天堆放,散發陣陣惡臭,污染大氣環境。五,影響環境衛生,垃圾在城市的堆放,既有礙觀瞻,又容易傳染疾病。
“城市要過日子,吃喝拉撒之后,就要直面垃圾問題。”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再次把履職焦點聚焦到了“垃圾圍城”這個世界性難題上。“我們無法回避垃圾的出現,它與人類社會發展如影隨形。而垃圾越來越多以至圍城,嚴重威脅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一些城市已陷入‘垃圾圍城’的窘境!‘垃圾圍城’亟須發力破局。”
事實上,城市垃圾處置是一件復雜的社會工程,不僅僅涉及到企業和工程技術,也涉及到政府和管理水平,更與市民和文明習慣相關。需要政府、企業、市民“齊抓共管”,需要政府做好“治理”、企業做好“處理”、市民做好“清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立法規范垃圾處理”的建議被不少代表提及。民建中央提案建議,加強制度建設,制定《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法》。各城市結合實情制定配套實施細則,使垃圾處理各環節納入依法管理軌道。同時,探索完善垃圾收費價格調整機制,堅持產生者付費的原則,通過價格杠桿來促進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和減量化。
后,中國環保在線認為,城市垃圾處理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市政府領銜、統籌協調,加強落實;公眾提高環保理念,人人踐行垃圾分類。雙管齊下,形成良性循環,才能推動整個社會垃圾處理能力,解決“垃圾圍城”的難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