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huán)保在線 新聞】水資源的寶貴人盡皆知,但是廢水資源的寶貴卻并不見得家喻戶曉。如何將廢水更好更多地利用起來是世界各國鉆研的課題,在資源化利用的道路上,污水排放應當被重視起來。看摩洛哥綠化沙漠工程以及達累斯薩拉姆的廢水問題給水處理帶來了什么啟示。
“第二水源”如何實現重生?廢水利用亟待廣開門路
廢水是寶貴的資源,尤其在當前越來越缺水的世界中,廢水更不能白白浪費掉。
大城市的廢水常常不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造成污染,進而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健康構成威脅。
如果廢水處理得當,廢水可回收并用于農業(yè),灌溉或工業(yè),以上行業(yè)都是水資源消費的大戶。引污水灌溉農田是使農業(yè)增產的有效方法之一,既為農業(yè)生產擴充了水肥資源,彌補水資源不足,又為污水排放廣開了門路。
大自然保護協(xié)會(TNC)新報告《水源保護惠及:水源保護的環(huán)境,經濟和社區(qū)效益》表明,在參與調研的4000個城市中,有1/6的城市通過開展森林保護,再造林和種植覆蓋型作物等水源保護活動,每年有效節(jié)省了污水處理費。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著眼于淡水資源的可持續(xù)管理,特別關注如何處理非洲城市的廢水。
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
摩洛哥綠化沙漠工程
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正在摩洛哥中南部的瓦爾扎扎特市推廣“用處理過的廢水支持再造林”項目。
該項目由韓國林務局和摩洛哥政府資助,得到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和當地合作伙伴的支持,項目旨在利用城市污水進行灌溉,恢復干旱荒漠區(qū)退化土地的植被,并在瓦爾扎扎特周圍建立綠化帶。
這片綠化帶將保護城市免受強風和塵霧的影響,為當地人創(chuàng)造一片耕種,灌溉,收獲,享受自然的沃土。項目鼓勵大家都參與其中,共同防止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
此外,綠化帶還有助于改善當地空氣質量,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草料,支持城市和邊緣社區(qū)的生計。
當地居民侯賽因˙舍特馬(Lhoussine Chetma)積極參與其中,他表示:“項目為我們提供了工作,并讓我們有機會分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
該項目的另一個好處是,經過適當處理的廢水將通過水泵抽水聚集到Monsour Eddahbi水庫,為努爾(Noor)太陽能發(fā)電站——世界上大的發(fā)電站之一——供水。該電站將為200萬戶家庭供電。
達累斯薩拉姆的廢水問題
近,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聯(lián)合國人居署,德國不來梅海外研究與發(fā)展協(xié)會(BORDA-Africa),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在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開展了一個項目,展示分散式污水處理模式如何在沒有污水處理設施的城市運作。
達累斯薩拉姆不到10%的區(qū)域擁有“完善集中”的下水道系統(tǒng)。因此,約90%的人不得不蹲坑或露天如廁。這嚴重影響當地的海洋環(huán)境,并威脅本地人的生計。因為那里大多數人從事小規(guī)模的手工漁業(yè)和旅游業(yè),靠海而生。
項目自開展以來,已有效減少生活廢水流入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紅樹林,海草場和珊瑚礁,當地的每一個人都將受益。
分散式處理廠如何運作?
沼氣廠:沼氣廠一般埋在地下,在無氧條件下利用細菌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生成的沼氣可用于烹飪,照明和加熱。
厭氧反應堆:廢水自下而上通過一系列反應室。在這里,預處理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tài)污染物質將經歷厭氧降解。活性污泥沉淀在每個反應室的底部,流入的廢水被迫通過高濃度、高活性的污泥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污染物便在此間經過厭氧發(fā)酵而分解。
人工濕地過濾器:人工濕地適用于過濾已通過預處理,含有低濃度懸浮污染物的廢水。整套裝置通過生物轉化,物理過濾和化學吸收機制進行廢物處理或去除。過濾器由分級砂礫組成,能進行層層篩濾。
原標題:世界水日 | 廢水處理的挑戰(zhàn)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