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快遞垃圾問題不容樂觀。但需要認清的一個事實是:快遞垃圾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依靠任何一方“單打獨斗”成不了氣候,需要政府、企業、商家和消費者協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打破“快遞垃圾”困局。
快遞大國也有煩惱 包裝垃圾去哪兒?
我國快遞業務量規模繼續穩居前位,在占比超過四成,對世界快遞業務量增長的貢獻率達60%,我國已經成為快遞市場發展的新引擎。然而,在巨量快遞背后,包裝垃圾規模驚人。
由于缺乏專門的回收管理途徑,大多數快遞包裝經一次性使用后便會被丟棄,變成垃圾。其中,快遞用的塑料袋還可能殘留大量塑化劑、阻燃劑等有毒有害物質,不僅造成資源浪費,對水土環境的污染亦不可小視。
“我國作為世界快遞大國,提高快遞包裝回收率,推廣和使用綠色包裝,推進快遞企業向綠色物流轉變,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環衛處工人王月清代表從事環衛工作16年。
此前,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接受采訪時便表示,我國已經成為網絡購物發達的國家,但是在物流的整個環節還存在著大量的資源能源消耗、浪費現象。
資料顯示,我國已形成6家年營業收入超300億元、10家年營業收入超100元的快遞品牌集群。而快遞普及率也越來越高,快遞網點人口密度從2010年每十萬人4.8個快遞網點,增加至2016年每十萬人15個快遞網點。
業內預計,到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將達到700億件。由此產生的快遞垃圾量將更加驚人,快遞業背后的環保負擔將更加嚴重要防止出現這種狀況,快遞業只能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專業人士建議,快遞包裝產生的環境垃圾觸目驚心,僅僅依靠回收利用已經不能解決問題,必須出臺更強有力的解決方案,同時也需要法規支持。
實際上,近年來,為了推動快遞行業有序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有關于快遞行業的標準和規范。例如《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快遞電子運單》行業標準、《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范》強制性行業標準等。然而,關于快遞垃圾處理的規范或標準還尚未出臺,因此,迫切需要國家制定《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管理條例》。
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楊駿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說:“綠色的快遞包裝使用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經濟成本問題。國家對快遞行業發展十分關注,但目前,對快遞業、電商的包裝規范標準、指導意見還沒有制定出來。作為世界快遞大國,必須加快向綠色快遞轉型。”
立足基本國情,我國作為世界快遞大國,提高快遞包裝回收率,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推進綠色包裝、綠色采購、綠色物流、綠色回收、大幅減少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已經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
雖然快遞垃圾問題涉及環節較多,包括政策法規、行業包裝標準、垃圾回收和處理、消費者環保意識等等。但在全社會的共同關注下,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政策可以落地,從而有效解決快遞垃圾問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