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快速的技術變革和價格下降使得電子產品使用壽命大大低于產品材料實際能夠使用的年限,進一步加速了電子廢物的產生速度。然而由于沒有對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進行有效的回收處理,不僅浪費大量的資源,并且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如何回收管理大量產生的電子和電器廢物成為我國所面臨的一個環境管理問題。
電子垃圾泛濫成殤 相關法律制度短板仍存
跳躍式發展的科技、越成熟越親民的價格,電子產品迅速地融入生活的每個角落,一轉眼,又被后輩拍死在沙灘上,成為電子垃圾。僅在美國,每年生產的電子垃圾就有160億噸。預計今年,電子廢料將增長至910億磅,到2017年,將產生126個帝國大廈重的電子垃圾。
電子垃圾強勢圍城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此前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警示,每年有高達90%的電子垃圾被非法交易或傾銷。發展中國家是電子垃圾非法傾倒的主要地點,智能手機等廢棄電子產品給環境和居民都帶來了嚴重危害,現在更有犯罪團伙參與到電子垃圾交易之中。中國大陸在這一污染壞境的電子垃圾貿易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深受電子垃圾之害。
電子垃圾的內生因素與外因,大大加重了我國電子垃圾的負擔。眾所周知,未來電子廢棄物存在“增長快、數量多、毒性大、危害重、回收價值高、前景好、組成雜、處置難”的特點。面對這些特點,正規化的電子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當然是理想的處理形式。
然而,目前我國電子垃圾的回收還處于無序狀態,電子垃圾80%的回收渠道依賴小商小販,納入監管范圍的正規企業自主回收渠道不足20%。
電子垃圾管理變遷
早在家電PC時代,中國相關政府部門以“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廢舊家電的回收處置。2008年,國務院出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提出新的管理辦法,并于2009年制定《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將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腦(四機一腦)列入管理名單。
2012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四機一腦的生產者需要按照每臺設備7-13元的標準每季度繳納管理基金。此基金將主要用于補貼廢棄電子產品回收處理企業。2016年,財政部調整基金補貼標準,略微下調了電視、電腦的補貼額度,將空調補貼標準從35元提升至130元。
2016年1月,工信部出臺《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方案》,格力、TCL、聯想、華為等企業均在試點名單之中,但目前為止,關于試點的進展信息始終無任何披露。
法律制度尚存短板
盡管國家對電子垃圾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但目前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層面,對電子廢棄物的處理都缺乏相應的法律規范,這在很大程度上掣肘了電子垃圾資源循環利用的進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局也有著不小的阻礙。
因此有專家指出,首先應進一步完善電子廢棄物處理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電子廢棄物處理辦法,加大對電子垃圾回收機構的監管力度。在此基礎上,提高處理企業準入門檻,建立資格認證體系,把只淘金不治污的小作坊去除出去,給正規企業免稅補貼等扶持政策。
針對部分市民缺乏對于電子廢棄物的環保意識。業內專家認為,電子廢棄物回收的宣傳工作應具有持續性,周期性,不斷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制定合理的獎懲政策,對隨意處置者處罰,對積極參與電子廢棄物交投者給予獎勵或信用積分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