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市場行情】我國土壤污染形勢嚴峻,政府近年來也在不斷加大治理力度。在需求擴大的前提下,土壤修復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顯著的一點就是,土壤修復項目和投資金額逐年上漲。不過這也表明,市場競爭會愈發激烈,如何找準方向,牢牢把握住機遇呢?
前景廣闊卻看不懂格局?土壤修復產業將駛向何方
無論是水還是空氣,一旦受污染就會立刻被察覺出來,但是一塊土地是否健康可能需要更長時間來發現。根據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展開的污染狀況調查結果來看,林地、草地、建設用地甚至是耕地的污染情況都不容樂觀。
除了硬性數據,近年來土地重金屬指數超標現象也屢有發生,受到了廣泛關注。這也導致我國加快了政策法規以及技術標準體系的完善,“土十條”就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內全國土壤污染防治行動的綱領性文件。此外,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已經提交審議,有望盡快落地。
業內專家稱,在這樣的背景下,土壤污染修復需求顯得尤為突出。而且在有關部門發布的《中國土壤修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也能看到,土壤修復行業在“十三五”期間有望成為發展空間大的環保細分行業。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4年土壤修復工程項目的數量同比上漲超過40%,2015年項目簽約金額達到了21億多,同比增長近7成。由此可見,在需求上漲的前提下,土壤修復工程建設進度加快,相關項目從數量和投資額雙方面看都獲得了持續增長。
需求的爆發牽引資本涌入土壤修復市場,根據研究機構測算,場地、礦山以及耕地三個類型的土壤修復產業近期有望帶動3000億6000億投資,遠期或達4萬億到8萬億。而在接下來的3到5年內,土壤修復市場的景氣度仍將不斷提升,業界也普遍保持樂觀預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土壤修復市場的景氣度居高不下,潛力更是頗為可觀,這意味著想要分一杯羹的大有人在。市場蛋糕龐大,卻并非誰都可以穩立不倒,搶占份額的競爭將吸引眾多資本,甚至會跨界者尋找機遇。顯然,并購潮的出現已經打響了混戰的槍。
公開資料顯示,僅2014年,土壤修復企業就新增了千家有余;2015年,上市的,并購的絡繹不絕,如博世科、世紀星等;2016年收購熱潮繼續,新三板登陸以及IPO企業越來越多;2017年,跨界資本,業務延伸,由單一轉向綜合型的企業比比皆是。
有人說,土壤修復產業格局愈發撲朔迷離,看不清形勢。不可否認,短期來看,市場爆發速度遠沒有企業蜂擁速度快,讓人有一種其實市場并沒有那么大的感覺。而且市場秩序建立仍需要時間,眾多參與者分割一方,行業集中度不夠高,產業鏈連通性有待加強。
所以按照這樣分析,不少業內人士提出,未來的市場將偏愛擁有綜合污染治理能力的企業。這一方面與土壤污染條件復雜,對技術要求較高有關,另一方面,“全面而專業”的核心優勢確實能為綜合型治理企業贏得商機。
但是也要清醒得認識到,在一個領域專精專研或許并不難,但是全產業鏈延伸就需要在技術、管理、商業模式、運營體系等方面投入更多。在無法兼而顧之前,關注細分領域發展,擴大業務優勢才是較為適當的選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