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境監測】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正式印發《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重點將對今后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準確性加強管理。也正是基于此,眾多業界人士呼吁,在政府大力推行購買服務和PPP的形勢下,企業參與環境監測信息服務的方式將更加符合市場化的大趨勢。
環境監測領域再獲新政 未來4年內構建追責體系
中國將進一步深化環境監測改革,嚴厲懲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嚴厲打擊排污單位弄虛作假行為。中國環境保護部官員21日表示,明確地方黨委和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責任,加大弄虛作假行為查處力度,嚴格問責,形成高壓震懾態勢。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意見提出,環境監測數據是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實施環境管理與決策的基本依據。當前,地方不當干預環境監測行為時有發生,相關部門環境監測數據不一致現象依然存在,排污單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屢禁不止,環境監測機構服務水平良莠不齊,導致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問題突出,制約了環境管理水平提高。
截至目前,中國已基本建成覆蓋環境空氣、地表水、酸雨、近岸海域、土壤、噪聲和生態等要素的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網,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及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系統,形成了環境衛星“2+1”星座,具備2—3天對全國覆蓋一次遙感監測能力,初步構建了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
環境保護部監測司司長劉志全21日指出,中國環境監測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技術體系不斷完善。但當前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存在人為干預導致數據失真。地方不當干預環境監測行為時有發生,如指使相關人員通過干擾采樣設施等手段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等,引發公眾對環境監測數據的質疑。
劉志全表示,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是科學制定生態環境治理政策的重要前提,是實現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需要,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維護公眾環境權益的有力保障。《意見》的出臺對于中國進一步深化環境監測改革,理順環境監測體制,解決環境監測中的突出問題,切實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具有重大意義。
劉志全說,為破除不當行政干預,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的獨立性、公正性和真實性,《意見》明確提出地方黨委和政府對防范和懲治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負領導責任,要建立健全防范和懲治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對弄虛作假問題突出的地方,環境保護部和省級環境保護部門可以公開約談市政府負責人。
據介紹,到2020年,通過深化改革,中國將全面建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建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
原標題:中國將嚴厲懲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