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在燃油車禁售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再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傳統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將會共存于市場是一個必經過程,在這一場角逐之中,新能源汽車企業是否已做好準備,迎接新一輪發展機遇呢?
新能源汽車銷量破26萬 黃金發展期強勢來襲
近年來,為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在清潔能源技術上保持,一些國家已經先后制定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將目光轉向新能源汽車。
9月上旬,在禁售燃油車問題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明確表示,工信部將啟動相關研究,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中國的傳統燃油車禁售時間表。與此同時,辛國斌也表示中國禁售燃油車要按照科學規律,要按照市場規律,不要盲目跟進。
據中國汽車報統計,我國汽車產銷量已連續多年名列世界,2016年雙超2800萬輛。顯然,禁售純燃油車對汽車產業的影響巨大,對國內煉化和油品銷售行業也將帶來顛覆性影響,故而禁售燃油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反觀歐洲國家所說的禁售燃油車,實際上應理解為禁售純燃油汽車。所以全面禁止是一種驅動方式,畢竟汽車產業太長。
雖然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非朝夕之爭,但世界能源向清潔能源方向發展勢不可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成大勢所趨。其實,中國市場對新能源車蓬勃發展、燃油車逐漸衰退的趨勢也早有征兆。
近年來,我國政策對新能源市場的扶持利好不斷,以政治驅動倒逼企業改革,改善環境質量,優化現有的能源結構,促使我國成長為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市場。新能源車企不斷升級產品,在技術平臺、核心資源和商品開發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突破49萬輛,累計推廣超過98萬輛,約占的二分之一。
據證券日報-資本證券網統計,2017年1月份-7月份我國汽車銷量同比僅增4.1%,但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仍保持20%以上。同樣是在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之下,汽油的增長速率也遠遠低于前六年的平均水平。
著眼于未來發展,各大車企更是未雨綢繆,加緊對新能源市場的投資布局。
沃爾沃宣布,從2019年起所有新上市車型均配備電動機;捷豹路虎宣布,到2020年其所有新車將擁有電動版;寶馬表示,到2025年將推出25款電動車型,其中12款為純電動車型。大眾則宣布,到2030年,將對旗下300余款車型實現電動化,并加碼在中國、美國、歐洲等地區的市場布局,投資將達500億歐元。與此同時奔馳、東風也將加大在產品電動化方面的投入。
從能源安全、政策驅動、環境保護等眾多角度,新能源汽車都占盡優勢,使得正處于成長期的新能源汽車受到熱捧。然而,距離取代燃油車仍然長路漫漫,新能源汽車真的為這場角逐之戰做好準備了嗎?
新能源汽車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行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目前,電動汽車技術還沒有根本性的突破,大多數的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都在100-200公里,距離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仍有差距。在動力電池方面,電池技術的制約也拉大了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之間的差距。而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因此,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資金投入,著力于電動汽車技術的研發和突破顯得尤為重要。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發展還應著眼布局電動汽車周邊配套服務,利用現有加油站,開設增加充電等相關業務,以改善公共充電樁的布局不完善情況。
從政策的引導這一角度也可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新的啟示。近期國家發改委等15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爭纖維素乙醇實現規模化生產、先進生物液體燃料技術、裝備和產業整體達到水平。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領域,汽車類型還包括混合動力車型。在一定程度上,混合動力車型的探索將彌補純動力電動汽車電池技術上的不足。而新能源動力的多元化發展將為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1-8月,中國純電動汽車產銷28.4萬輛和26萬輛,同比增長45.4%和43.5%,國內市場十分火熱。如若中國新能源車企進一步拓展歐洲等海外市場,將進一步優化市場布局,搶占市場份額,拓展市場空間,效益將會更為可觀。
受政策性扶持,新能源乘用車漸入可持續增長佳境。作為中國主力推行的新能源發展路線,純電動汽車發展勢頭也愈發迅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戰略布局、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建設,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場化運行機制,新能源汽車性價比超過傳統燃油車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