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公布2017年光伏發電領跑基地名單及落實有關要求的通知》,確定2017年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和技術領跑基地名單,共10個應用領跑基地和3個技術領跑基地。本期基地遴選時更加關注了電網接入、土地租金、融資成本、稅費等非技術成本,推動行業進一步降低非技術成本,將有助于平價上網目標的早日實現。
“”計劃標準趨于嚴苛 光伏市場將釀新局
基地是光伏行業之作,每一階段進展、都引起光伏行內外熱議;2017第三期進入招標階段,新規實行后、都有哪些看點、本期會產生什么新情況?
2017第三批光伏基地國家能源局已批復,在總結、第二期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本批基地各方職責與分工更加明確,非電站建設的隱性成本更低,而各項政策措施更加透明公正。國家能源局規定,第三批光伏發電應用基地項目于2018年3月31日完成項目競選開發企業工作、項目必須在2018年6月30日開工、本年12月31日建成發電;技術2018年4月30日完成競標工作、在2019年6月30日建成。
上演一場央企與民企的激烈對決好戲
國字頭電力央企與民營光伏制造業基本上占據第二期基地項目各半份額,那么、第三批是否還是兩大陣營對決呢?
(1)電力央企國家發改委有明確指導意見,要求2020年前各集團新能源裝機比例不能低于15%,通過取得光伏電站資產、調整裝機結構,這是央企參與動能之一,其二是光伏項目本身具有較好的資產收益率、對融資成本較低的央企具有較強吸引力。
(2)以光伏組件、逆變器、EPC為主業的民企、一方面激活光伏應用市場、帶動相關產品銷售、必定是積極參與的主力之一,另一方面有幾年積累光伏電站開發經驗,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完善企業資產配置,和不排除部分企業項目建成后進行相關資產交易的靈活性經營策略。
(3)大部分省份宣布2017年后地面電站指標主要用于光伏扶貧、將促使本次項目競爭更加激烈。
以上基本面、決定2017第三期依然是央企與民企競爭主流格局。
2017年第三批招標將會出現哪些新情況?
國家能源局光伏電站開發一系列新政的推出及本次改革有關競標規則后,將會出現那些新情況?
(1)外圍建設成本減少、及建設條件與配套制度完善,本次競爭將出現比第二批更加激烈局面,參考內蒙古包頭的降幅,成交電價或跌破0.4元,基本達到平價上網水平。
(2) 能源局規定應用基地可在2018年底建成、以時間換空間、使光伏制造鏈可合理安排年產能,2018年10月組件的供貨價的判斷成為重要選項。
(3)美國的減稅政策、引發財經界的判斷2018年中國加息預期、目前尚不知發生在那一季度、利率升高或影響終報價。
銳話題!新規是否引起“竄標”?
國家能源局新增基地在競標過程中明確了申報的低電價,比次低電價每度電低5分錢以上的,直接判定不得入選,此規定存在模糊爭議,如何執行操作,是否演變成參與競標企業在事前需半透明透露各自計劃底價局面、規定是否引起“竄標”?將是新政具變化部分,是否需補充到底價后采取抽簽中標的規則。
事實,參與競爭的央企與光伏制造業老面孔在這幾年光伏裝機高速發展中、日常業務交集頻繁,不排除競標前的協商報價可能,部分業內人士表達了相同的看法。
競選是否闖入黑馬?或引發鲇魚效應!
存懸念的是跨國光伏投資企業是否參與項目競標,是否出現鲇魚激活、是第三期光伏競選大看點。
目前中國企業晶科、天合、阿特斯、中利等都參加并中標國外若干光伏電站項目開發權,而新規、基本已經接近規范的光伏電站招標條件,是否得到跨國能源投資企業的認可,也是檢驗中國光伏開發是否與接軌的標志進展之一。
阿聯酋國家電力公司已經進入印度光伏電站開發市場,延引部分消息靈通人士消息,中東國家部分新能源企業或以國內公司合作方式、參與光伏發電基地項目競爭。
光伏承載技術進步與與平價上網的重任、更希望是燃起中國綠色低碳金融的火苗、互動的使者,有關話題持續發酵中。
原標題:第三批光伏競選新規或引發“鲇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