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污水處理】由于成分復雜、性質多變,工業廢水一直是水處理中的“老大難”。近年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相關政策密集出臺,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有所減少,但仍需從技術上發力。工業廢水處理,期待更多“中國首創、”的黑科技。
隨著現代工業發展,工業廢水成分日益復雜,對環境影響危害逐漸凸出。作為水污染防治鏈條中薄弱的環節,工業廢水被譽為水處理界難啃的“骨頭”之一,尤其是高濃度有機物、高氨氮含量、高含鹽量的工業廢水。
《及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500億元左右,而我國工業廢水處理市場規模位居第二。在環保高壓態勢下,我國加快了對工業廢水的處理。
我國工業廢水治理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高度重視,特別是“水十條”發布以來,關于工業廢水處理的相關政策密集出臺,外部政策環境逐漸成熟。與此同時,環保執法力度的加強以及污水處理技術的不斷成熟,使得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從2011年的230.9億噸減至2016年的186.4億噸。但不可否認的是,工業廢水排放量依然十分巨大,治理步伐還需加速。
而居高不下的工業廢水排放量將進一步釋放治理需求。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預計,到2023年,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容量有望達到1162億元。其中,一些行業由于工業廢水排放量大,污染性強,將成為工業廢水處理重大的市場機會。
在技術層面,現階段,一項由“中國首創、”的技術——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已拿到科技成果鑒定證書,正式完成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據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介紹,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結合生物處理工藝具有獨特優勢,在環境污染治理領域有著廣闊應用前景,將推動中國工業廢水處理領域向更高標準和更環保的方向發展。
工業廢水處理,不只一項技術在戰斗
當然,治理工業廢水,并不是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一個人在戰斗。我國在借鑒國外先進處理技術經驗的基礎上,以國家科技攻關課題為平臺,引進和開發了大量的廢水處理新技術,某些項目已達到先進水平。這些技術不僅有利于緩解水污染現狀,在改善水環境中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環保在線經整理發現,現階段,國內新的工業廢水處理技術超過10項,包括膜技術、鐵碳微電解處理技術、Fenton及類Fenton氧化法、臭氧氧化、磁分離技術、等離子水處理技術、電化學(催化)氧化、輻射技術、光化學催化氧化以及超臨界水氧化(scwo)技術。
其中,磁分離技術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新型的利用廢水中雜質顆粒的磁性進行分離的水處理技術,還可分為直接磁分離法、間接磁分離法和微生物—磁分離法。而超臨界氧化法在美國、德國、瑞典、日本等歐美國家已經有了工藝應用,但國內還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
另外,氣態膜法脫氨技術、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之MBBR技術以及低溫法處理難降解高濃度有機廢水也是工業廢水處理中的熱門技術。
由于許多工業廢水成分復雜,性質多變,仍有一些技術問題沒有完全解決。針對“三高”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相關研究還需持續進行,期待后續能有更多“中國首創、”的黑科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