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保示范】為破解垃圾圍城的難題,上海市正在全力推行“居住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兩網融合,力爭到2020年生活垃圾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35%。

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上海打造全程垃圾分類體系
7月30日,上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要在“十三五”末基本實現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居民區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
垃圾分類,是城市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環節。為破解垃圾圍城的難題,上海市正在全力推行“居住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兩網融合,建立垃圾分類“兩網融合”的回收服務點,這在全國屬首創。
當然,垃圾分類不僅僅要做好源頭的分類工作,更要注重后期收運、處理的分類。只有不混裝、不混運才能將垃圾分類落到實處。因此,推行垃圾分類關乎垃圾處理的整個體系和過程。
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全市將建立“兩網融合”回收服務點、中轉站、集散場等從源頭到末端的全過程體系,今年建成2000個回收網點、109座中轉站和 10個集散場。預計到2020年,生活垃圾資源回收利用率將達35%。
上海市推行垃圾分類已久。自2011年起,上海便開展了新一輪垃圾分類減量工作。2012年,上海成立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聯席會議,由20個市級委辦局和16個區政府協作推進。近幾年來,上海不斷摸索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模式、方法,逐漸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今年,生活垃圾分類更是作為重點工作之一繼續推進。
目前,上海探索建立了“分類可積分、積分可兌換”的綠色賬戶激勵機制,初步形成了垃圾分類減量的“上海模式”。從源頭上,居民就近投放,積分可兌換物品。這樣的方式大大促進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按這樣的發展趨勢,上海在居民生活垃圾分類上將會按類別、定時定點投放的方向逐步推行。
來自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的數據顯示,到2017年底,上海60%以上的居住區實現了垃圾分類服務覆蓋、約50%的居住區還推行了綠色賬戶;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全面建立。上海市推行垃圾分類的成效顯著。
前端分類意識的增強,自然就帶來了后端減量的大大提升。后端分類的規范化運輸和處理也必將帶來整一生活垃圾處理體系的效率提升。到2020年底,上海要建成與自身的城市發展定位相適應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
從目前的發展模式看,一方面,上海生活垃圾分類正向著全面分類化以及“定時定點投放”這一方向穩步推行,一方面,兩網融合倒逼企業提升技術化水平和管理能級,回收行業有望從粗放式低端生產走向規?;?、現代化發展模式。屆時,上海生活垃圾綜合處理能力將會得到大幅提升,預計到2020年,處理能力達到3.28萬噸/日以上。
從“零散推進”向整街鎮或整行政區的全面推進,上海正在改變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方式;從單一的垃圾分類回收到“兩網融合”模式的推行,上海正在提升垃圾分類的整體效率。在新一輪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的行動計劃中,上海市將更加注重全程分類,更加注重全域覆蓋,更加注重全民參與,更加注重精細化分類,讓垃圾分類真正改變人們的生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