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已經成為長江經濟帶深入人心的標語。如何更好地保護長江水生態,致力于提高長江水質,正在成為急需攻破的課題。而越來越多的,人們會看到一個詞“磷污染”。
據公開資料統計,我國磷礦資源主要集中在長江經濟帶地區,磷肥企業也多聚于此,縱觀湖北、云南、貴州、安徽、四川5省,磷肥產量占全國磷肥總產量的80%以上。從很大程度上來看,這也成為長江流域,尤其是長江經濟帶備受“磷”污染困擾的主要原因。
有鑒于此,早在我國發布的《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就提到,突出抓好良好水體保護和嚴重污染水體治理,強化總磷污染控制;加強磷化工等涉磷企業廢水排放監管;實施總磷超標控制單元新建涉磷項目倍量削減替代。
《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中還專門要求,推進“三磷”綜合整治。即,組織湖北、四川、貴州、云南、湖南、重慶等省市開展“三磷”(即磷礦、磷肥和含磷農藥制造等磷化工企業、磷石膏庫)專項排查整治行動。
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表示,初步統計,“三磷”企業共計834家(個)。通過“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行動”,要實現取締淘汰一批,達標改造一批,規范提升一批,推動長江經濟帶磷化工產業鏈綠色發展,從源頭控制長江經濟帶“三磷”污染。
而為了更好地完成專項行動,生態環境部還召開座談會,與磷化工相關行業協會、企業代表共商長江“三磷”污染防治,并聽取意見,以便繼續修改完善工作方案。按照規劃,生態環境部力爭2年左右,有效防治“三磷”污染,持續推動產業鏈綠色發展。
那么,該如何解決長江“磷”污染問題呢?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總量控制與排放交易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文靜曾表示,強化監管需要國家、地方政府及企業的協同共治。更進一步說就是,可以采取環境稅免征、政策優惠等方式激勵相關企業回收利用“磷”,也可以通過“政府采購”形式推動“磷”再生品進入市場。
除此之外,追根溯源,也就是從上游地區開始,著重補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短板,提高污水處理能力,是截斷“磷”污排放源的有效途徑。
另外,借勢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的展開,配合中央環保督察行動,以及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等,也是為長江徹底清“磷”的可見契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