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海陽核電廠面向當地70萬平方米居住區的核能供熱項目一期工程第一階段正式供熱,這意味著全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正式投運。
據測算,這一項目每年可節約2.32萬噸標煤,減排222噸煙塵、382噸二氧化硫、362噸氮氧化物以及6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減少約5臺10噸的燃煤鍋爐,對節能減排、改善環境作用顯著。
山東核電員工倒班宿舍、海陽市部分居民小區在內的區域,首批用上了核能供暖。據了解,這一項目從2018年3月啟動相關的研究工作,2019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10月項目安裝完成并開始調試,到11月,一期工程第一階段上線。
核能是如何轉化成熱能的呢?專業人士介紹道,其原理是將反應堆堆芯放置在一個常壓水池的深處,利用水層的靜壓力提高堆芯出口水溫以滿足供熱要求。
具體方式是,反應堆堆芯是核心部分,內有核燃料棒,周圍的控制棒里的碳化硼吸收中子控制核裂變,核裂變產生的能量以壓力殼中的水為媒介,通過熱交換器帶出去,然后通過中間回路、熱網/蒸汽回路等將熱能送往千家萬戶。
海陽核電計劃,到2021年,將具備滿足海陽市內供熱能力。
作為全國核能商業供熱,海陽核能供熱項目是推進冬季清潔取暖的一大舉措。在《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曾明確指出,將研究探索核能供熱,推動現役核電機組向周邊供熱,安全發展低溫泳池堆供暖示范。
核能供熱已經并不是新鮮事物了,目前已經芬蘭、瑞士以及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的核電站已實施供熱并長期安全運行。在我國很多人談核色變,對其安全性存在質疑,那么這個核能供熱項目到底安不安全,有沒有輻射呢?
山東核電有限公司熱力系統工程師張真表示,核電廠使用二回路蒸汽推動汽輪機并帶動發電機發電,二回路主要是純凈的水和蒸汽,沒有任何放射性。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乃彥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于俊崇在采訪中均表示,核反應堆所有用料是沒有爆炸問題的,而且核反應堆采取的安全和防護措施非常嚴密,有三到四個屏障把核輻射包容起來,此外,還設置廢水收集系統,實現“零排放”。
由此看來,核能供熱的安全性有保障。未來在政策和落地項目的雙重加持下,使用核能進行清潔取暖也將是大勢所趨。
海陽核電廠核能供熱項目開創了國內核能商業供熱的先河,為實現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提供了全新的“國家電投方案”“山東方案”,開啟了核能綜合利用新紀元。
有資料顯示,預計在2030年前,國家電投將依托海陽核電及新核電基地,聯合其他清潔能源供熱方式,替代膠東半島所有燃煤鍋爐,此外河北、吉林等省同樣有意選擇核能供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