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2019中國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大會”迎來了以“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分論壇。在嘉賓訪談環節,有關于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討論讓人印象深刻。
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1993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2017年獲評國家第一批“綠色園區”、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據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委常委管委會主任黨組成員黃志軍介紹,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自成立起就一直遵守可持續發展原則。
地處大灣區的核心地帶,跟深圳相連,綠色安全發展是一個重要主題。以“優等生俱樂部”概念支撐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所以園區在選擇合作伙伴時就會進行嚴格篩選,不僅要出色,也要跟整體發展理念相吻合。
黃志軍表示,大家的共同點就在于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認可,而只要是環保不過關的,基本是一票否決。園區積極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目前物料循環系統已經基本形成,從乙烯到大的物料平衡,整個石化區的產業關聯度目前可以達到90%左右,而未來可能會更高。
為此,園區給予了很大程度上的扶持。現在,園區內已經有2個綠色工廠,89個企業里面一些小型企業其實并沒有什么響亮的名字,但是在回收二氧化碳、處理廢棄物以及邊角料的作用上對構建園區循環產業鏈了說是很重要的。
據悉,6月,《惠州大亞灣石油化學工業園區“智慧園區”頂層設計規劃書》向社會公示,表示在“承擔著大亞灣智慧城市建設落地、創新技術集聚、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的重任”的前提下,需要探索培育智慧園區體系新引擎。
本次頂層設計將推動“八柱”支撐體系建設,“四梁”綜合應用體系建設以及“智慧+”應用體系建設。希望,通過破除“盲目建設的挑戰”“信息孤島的挑戰”“技術窠臼的挑戰”,聚焦短板弱項,促信息化、智能化建設。
緊接著,《惠州大亞灣石油化學工業區“智慧園區”項目建設專家征集公告》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征集范圍:“在全國范圍內征集40名熟悉石化園區“智慧園區”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專家,業務領域包括:公共安全、交通、應急管理、政務信息化、軟件開發、信息系統集成、智能制造、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電子通信工程、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化政策法規、管理信息化、空間地理信息化、企業信息化與技術創新、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應急救援、石油化工生產等領域。”
綠色和智慧發展,循環和可持續理念,缺一不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