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息,一汽豐田正在天津籌建一座年產能2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工廠,預計總投資近85億元。這是一汽豐田繼2018年天津泰達工廠新能源車改造項目之后,第二次擴充新能源產能。
據悉,該新項目位于天津濱海新區生態城,總占地面積197萬平方米,一期占地面積97萬平方米,建筑面具約34.2萬平方米。項目涵蓋了沖壓、焊接、涂裝、總裝、樹脂涂裝以及電池等新能源汽車制造所需的六大工藝。
不過據天津發改委透露,目前該項目尚處于設計招標階段,設計計劃工期至今年5月。
值得一提的是,有內部人士透露稱,新項目有可能是為將來生產豐田與比亞迪共同研發的純電動車做準備。這種說法不無依據。
2019年6月,豐田汽車宣布比亞迪成為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供應商;7月,豐田與比亞迪達成合作,將共同開發轎車和SUV的純電動車型,新車使用豐田品牌,計劃2025年前投放中國市場。同時,雙方還將共同開發研發車型所需的動力電池。
同年11月7日,雙方宣布簽訂合資協議,計劃各出資50%在2020年內成立一家純電動車研發公司。新公司落地中國,將開展純電動車及該車輛所用平臺、零件的設計、研發等相關業務。
按照當時比亞迪通過深交所發布的公告,比亞迪與豐田的合資公司設計、開發的產品將充分使用比亞迪現有的電動平臺技術及電動零部件供給,并融入豐田的品質及安全控制標準要求,且合資公司設計、開發的純電動汽車可以使用豐田品牌。
“豐田與比亞迪的合資公司是研發公司,相關的純電動車型將在豐田現有合資體系內生產。”當時,豐田也表示。
基于此,業內人士紛紛也認為,一汽豐田此次新建的新能源汽車工廠,或將承接這項“在合資體系內生產”的任務。
豐田汽車素有“混動”之稱,在電動化趨勢面前一度被業界批判“過于保守”。但事實上,從去年6月以來,其已經一路小跑擁抱電動化。
根據其在2019年6月份發布的電動化規劃,豐田預計在2025年將銷售約550萬輛電動化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產品將達10款,銷量達到100萬輛。
在同年10月底的東京車展發布會上,豐田旗下的出行產品和概念車累計達到14款,其中12款為純電驅動。在同年,豐田還推出了純電動平臺e-TNGA平臺。
或是感覺自己的步子相對還是慢了,豐田將在電動化上“彎道超車”的推動力壓在了選擇合作對象上。
在其發布電動化戰略的第二個月,7月17日到19日,短短幾天,豐田就連續簽約了寧德時代、比亞迪這兩家在中國新能源領域具有一定地位的企業,圍繞電池技術、純電動車開發等領域展開合作。
其中比亞迪,是國內新能源汽車,掌握電池、IGBT、電機、電控等電動車核心技術,并在2018年發布高度集成的純電動e平臺,先后推出元EV、宋Pro EV、S2、e1、e2和e3等多款車型,擁有完整的商乘新能源系列車型。
連續兩年擴充新能源項目,牽手巨頭企業,這都顯現出豐田開拓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迫切心情,以及在電動化面前試圖超越的“野心”。
產品方面,按照豐田的規劃,其在華首款純電動車——C-HR、奕澤EV版將于2020年上市,到2025年將在中國市場導入十款純電動車。此外,在去年12月,豐田還連發三項人事變動,調兵遣將蓄力電動化。
原標題:【原創】85億天津籌建新能源廠 豐田電動化再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