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省發展改革委、省郵政管理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司法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若干措施》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1年7月7日
(此件主動公開)
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若干措施
省發展改革委 省郵政管理局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省司法廳 省生態環境廳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省商務廳 省市場監管局
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20〕115號)精神,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加強電商和快遞規范管理,建立健全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體系,實現我省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助推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出快遞包裝“綠色革命”23條工作措施。
一、強化標準落實與認證管理
1.指導督促有關生產、使用、回收處理等企業執行快遞包裝相關標準,推動快遞綠色包裝標準有效實施。建立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實施效果評估機制。健全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實施監督體系,依法依規查處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準行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鼓勵支持綠色包裝科技應用創新,按規定制定相關標準。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制定要求更嚴、水平更高的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省市場監管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等部門參與)
3.推動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和可降解包裝標識制度的落實,推進認證結果采信。(省市場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依據國家制定的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目錄和認證規則,對省內的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工作實施動態管理。(省市場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實施源頭減量
5.加強快遞包裝領域塑料污染治理,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用品,推動重點地區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膠帶。(省郵政管理局、省市場監管局、省商務廳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6.督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和快遞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告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況。(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7.鼓勵電商企業通過產地直采、原裝直發、聚單直發等模式,減少快遞包裝用量。引導電商企業與快遞企業合作,提高包裝產品與寄遞物品的匹配度,推廣使用低克重高強度快遞包裝紙箱、免膠紙箱。(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市場監管局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8.引導電商企業踐行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新理念,落實快遞企業快遞包裝管理責任,推動相關企業建立實施綠色采購制度,鼓勵優先采購使用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和可降解包裝產品標識的包裝物。(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規范快遞包裝
9.督促電商企業、快遞企業嚴格落實《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范》,并指導其制定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工作方案。(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引導電商企業、快遞企業與包裝生產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以及環保組織等加強協作,強化產學研銜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研發、設計和生產,推廣應用綠色產品、技術和模式。(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加強快遞包裝綠色供應鏈管理,積極協調幫助包裝生產、電商、快遞等企業在綠色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進快遞包裝綠色供給,擴大合格供應商包裝產品采購和使用比例。(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廣可循環應用
12.在社區、高校、商務中心等場所規劃建設快遞共配終端和可循環快遞包裝回收設施。開展快遞包裝箱集中回收,適度提升復用比例。(省郵政管理局、省教育廳、省商務廳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3.在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時,支持快遞共配末端和可循環快遞包裝回收設施建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郵政管理局、省商務廳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4.在快件處理場所推廣使用循環中轉袋。大力推廣電子運單、電子發票、電子合同,提升循環中轉袋(箱)、標準化托盤、集裝單元器具的應用比例。(省郵政管理局負責)
15.鼓勵電商企業和快遞企業與商業機構、便利店、物業服務企業等合作設立快遞包裝協議回收點,投放快遞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設施,推進快遞包裝廢棄物的規范化、潔凈化。(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倡導綠色消費
16.結合生態文明宣傳月、節能宣傳周、世界環境日等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新媒體等渠道,大力宣傳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典型做法和工作成效,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郵政管理局、省生態環境廳、省管局、省教育廳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7.發揮政府采購引導作用,推進公共機構嚴格落實快遞包裝政府采購需求標準。鼓勵優先使用經過綠色認證的包裝產品。(省財政廳、省管局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8.鼓勵電商企業與快遞企業建立綠色包裝產品消費使用積分獎勵制度,引導消費者使用綠色包裝或減量包裝。(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9.組織快遞企業開展“郵來已久、綠動未來”主題宣傳活動,引導消費者踐行綠色低碳的用郵生活方式,營造“綠色用郵,人人有為”的良好氛圍。(省郵政管理局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政策支持
20.支持有條件的城市和企業積極申報可循環快遞包裝規范化應用試點示范。(省發展改革委、省郵政管理局、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1.依法落實國家支持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綠色生態發展等稅收優惠政策,積極促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發展。(省稅務局負責)
七、加強組織領導
22.依托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聯絡機制,加強部門配合和政策銜接,開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協同推進工作,重大情況及時按程序報告。(省發展改革委、省郵政管理局牽頭,其他各部門配合)
23.推動快遞包裝研發、設計、生產、使用和回收等環節各企業落實快遞包裝綠色轉型主體責任。各地負責抓好本地區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政策傳導、應用推廣、監督管理和經驗總結。(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等部門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