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場在北京、上海和湖北三地舉行“1+2”線上啟動儀式,這標志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隨著全國碳市場的啟動,參與碳交易的市場主體將從中受益。與此同時,政府加大了對交通運輸企業開展節能減排的扶持力度,鼓勵公共領域服務車輛實現新能源汽車替代產業化。
公共領域服務車輛新能源化是“十四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作為公共領域服務車輛新能源化的重要力量,新能源環衛車替代將加速釋放。

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持續走低。交通運輸行業是用能大戶,也是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交通運輸部于近日啟動了全國“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此次專項行動以交通運輸企業為載體,結合行業特點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交通運輸業碳排放量占比約10%,位列各行業第三,在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交通運輸業碳減排勢在必行。相比于家用和商用汽車,公共領域用車受政策推動作用更加明顯,將率先實現新能源替代。目前,超半數以上省份均頒布了環衛領域用車新能源替代政策,新能源環衛車替代需求將加速釋放。
新能源環衛車替代政策明確。中央及全國各省市公共領域用車新能源化替代政策目標已經明確。伴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發展形勢,國務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 80%;同時提出到2035年,公共領域用車要實現全面電動化。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8個省市公布了新能源環衛車替代政策,其中,上海提出至2022 年,新增環衛車輛力爭全面實現電動化;鄭州、山西、深圳等省市已完成部分區縣新能源環衛車的全部替換;天津、昆明、合肥、溫州等省市在2020年以來,也相繼規定新增和更新的環衛車使用新能源車的比例不得低于 80%,甚至100%。
受益于碳達峰目標、碳中和愿景等政策驅動,1-3月環保板塊表現十分亮眼。環衛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大增55%。在各地政府相關政策的大力推動,2021-2025年將成為環衛車新能源化的關鍵期。
新能源環衛車替代加速釋放。伴隨著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量持續走低的趨勢明顯,政府對新能源環衛車的采購比例將進一步提升。據統計,2020年1-11月,全國政府新能源環衛車采購量達1305輛,已基本形成全系列產品覆蓋,包含清掃保潔類和垃圾收轉類。其中,清掃保潔類環衛車采購量達840輛,占比64.4%,常用設備有掃路車、清洗車和吸塵車等;垃圾收轉類環衛車采購量達465輛,占比35.6%,常見設備有壓縮式垃圾車、餐廚垃圾車和自裝卸式垃圾車等。
環衛作為公共服務的重要領域,將率先響應溫室氣體減排計劃,隨著未來更多的地方政府出臺相關政策,環衛柴油車的升級換代加速進行,環衛車新能源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
新能源環衛車發展趨勢明顯。“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綠色低碳產業,加快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低碳交通,實施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國家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介紹。交通運輸行業是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先行者。隨著國家能源結構不斷優化調整,綠色、低碳的新能源已成為當今能源改革的發展方向。
在國家布局“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戰略規劃的大背景下,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量將一直持續走低,新能源環衛車將成為我國未來環衛裝備的主要服務車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