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名稱
力合科技——環境空氣污染物(臭氧、顆粒物等)組分監測及來源分析技術
申報單位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推薦單位
湖南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適用范圍
該技術適用于污染源排放監測、空氣質量監測、污染物來源解析、污染物排查、突發污染事件應急監測等領域。
主要技術內容
一、基本原理
空氣污染物來源監管及組分分析系統主要有污染源自動監測子系統、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子系統、環境空氣組分監測子系統和大氣組分源解析及監管中心平臺組成,利用紫外吸收光譜檢測、電化學、離子色譜、氣相色譜在線監測、動態稀釋配氣技術等關鍵技術,建立微型站、常規站和組分站為數據基礎,便攜式、移動式組分監測站為補充,結合數據管理分析平臺,建立三位一體大氣污染監測管理模式。
污染源自動監管系統主要開展污染源廢氣中常規物質、VOCs、重金屬、特殊氣體等污染物連續監測以及廢氣處理設施工作狀態監管,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子系統主要開展常規六參數及氣象參數用于空氣質量評價,環境空氣組分監測子系統針對空氣中顆粒物成分及O3污染物組分進行監測,利用對污染源排放和空氣質量的實時連續監測,通過數據變化趨勢、相關性分析、占比分析等,建立空氣污染源解析模型和預警預報模型,從而摸清空氣污染物組分,對本地或外來污染物進行追蹤、預警預報,實現對空氣污染物的評價、預警、預報、溯源,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科學、準確的監測數據,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技術支撐和數據支撐。
二、技術關鍵
1. 以微型站、常規站和組分站為數據基礎,便攜式、移動式組分監測站為補充,結合數據管理分析平臺,建立了三位一體大氣污染監測管理模式。
2. 開發了大氣組分源解析及監管中心平臺
該平臺可以實時數據顯示與數據查詢、數據質量管理、遠程控制、數據分析與應用、為環境管理和環境科學研究提供高質量的監測數據。
3. 建立了大氣污染預警預報模型及來源解析模型
根據長期監測數據積累建立預警預報模型,實現大氣污染預警預報;建立來源解析模型,實現顆粒物污染和臭氧污染的來源解析。
4. 建立了覆蓋大氣監測全環節的質量保證體系
開發了多點校準、單點校準、平行測試等質控措施,同時開展系統空白、保留時間、采樣流量、校準系統流量等完善的質控體系。
主要技術指標
空氣污染物來源監管及組分分析系統可實時在線監測空氣/煙氣中污染物指標,具體可實現自動監測的污染物指標為SO2、NO、CO、O3、顆粒物(PM10、PM2.5)、VOCS、水溶性離子、重金屬(Zn、Cd、Pb、Cu、As)、Hg、EC/OC、特殊氣體(H2S、NH3、HCl)。
投資情況
1. 總投資為4119.96萬元,其中設備投資為2520萬元;
2. 主體設備壽命為6~8年。
推廣情況
環境空氣污染物(O3、顆粒物等)組分監測及來源分析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已應用于空氣質量監測、污染源排放監測、污染物來源解析、污染物排查、突發污染事件應急監測等領域;該技術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日常監測、廈門金磚會議保障監測、青島上合組織會議保障監測的應用,得到用戶單位的一致好評,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同時積累了豐富的應用經驗。從2017年開始,該技術逐步在全國范圍推廣逐步推廣,用戶單位遍及北京、云南、福建、廣東、湖北、湖南等地區,為環境質量監測、污染防治、污染物來源解析等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
原標題:2020實用技術 | 力合科技——環境空氣污染物(臭氧、顆粒物等)組分監測及來源分析技術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