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市場碎片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了。
春節過后,《環保圈》統計了1月份固廢市場中標的金融(包括預中標,以及資格預審項目數據),發現涉及金額共計約126億元,其中中標、預中標項目金額共計超過108億。
大數據反映出了兩個趨勢:一是垃圾焚燒仍為市場主流,未來競爭或將更加激烈;二是環衛市場熱度不減,但碎片化的問題仍需要關注。
特別是環衛市場碎片化的趨勢,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地方政府“地方保護主義”的傾向,值得所有業內人士關注。
▼表1 2022年1月固廢項目中標(含預中標及資格預審)情況列表

01 垃圾焚燒仍為市場主流 未來競爭或將更加激烈
1月,固廢市場共釋放出垃圾焚燒項目11個,涉及投資額超過50億。
雖然垃圾焚燒補貼退坡已成趨勢,而且市場接近飽和,增量即將到頂,整個行業或由藍海向紅海轉變。但從當前來看,垃圾焚燒中標項目仍為固廢行業主流。
與此相對應的,對于項目的競爭也更加激烈了。
例如,最終由中國聯合工程、浙江省二建建設集團、康恒環境聯合體中標寧波洞橋垃圾焚燒發電新建工程總承包項目,總投資4.2億,最初有20家競標主體參與投標,其中有12家主體(含聯合體)都通過了資格預審。
而湖南寧鄉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總投資6.6億,通過了資格預審的參與主體就有15家,其中光大環境、上海環境、深能環保、綠色動力、康恒環境、偉明環保、首創環境、廣環投、泰達環保等企業悉數入圍,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動輒十幾家行業頭部企業競逐一個大項目的景象,在垃圾焚燒領域正在越來越普遍。
估計隨著未來新增項目的繼續減少,這一競爭或許會更加激烈。
02 環衛市場熱度不減 未來將向龍頭企業集中
在垃圾焚燒之外,環衛領域則一如既往地延續著火熱行情,一月份項目涉及的金額超過46億元,幾乎與垃圾焚燒等量齊觀,一些項目的競爭也顯得更加激烈。
如廣州市花都區市政道路環衛保潔作業(新華街片區)項目,共兩個包,總服務費7600萬,共吸引了18家企業參與。
安徽省淮北市環衛一體化特許經營項目,合作期限8年,預算合作期內政府支付的運營服務費超10億元。結果招標公告發出后,引來全國及地方43家供應商參與投標,最終包含中環潔、盈峰中聯環境、玉禾田、勁旅環境、福龍馬、僑銀股份、北控城市環境服務集團等環衛龍頭在內的25家企業通過了資格預審。
實際上,這樣無論項目大小都競爭激烈的狀態并非2022年所獨有。從一些公開報道來看,從2017年開始就一直伴隨著環衛市場的發展。
▼表2 2017年至今部分競爭激烈的環衛項目列表

原因之一,就是環衛市場進入門檻相對比較低,環衛業務也與環衛設備制造企業、水務或者垃圾處理企業,以及一些物業、園林企業在資源、業務內容等方面有一定的相通、關聯之處,這些領域企業紛紛跨界環衛,加劇了市場競爭。
而隨著市場逐步發展,馬太效應進一步得以強化,企業間的競爭也愈加激烈,未來市場也將持續向龍頭企業集中。
03 地方保護主義思維慣性 環衛碎片化問題需關注
在市場競爭日益向龍頭企業集中的趨勢下,環衛市場本身的分割與碎片化屬性卻沒有相應得到改善,反而在一些情況下得到了加強。
例如,表1中的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瞿溪街道環衛一體化項目,十街一鎮的服務費總預算金額約6億元。但項目被分成11個包,自去年8月開始招標以來,11個項目先后由溫州富邦環境浙江好幫手環境、浙江佳立美創環境、浙江利東環境、浙江舒環環境、福龍馬集團6家公司中標,其中富邦環境共中4標,好幫手和舒環環境各中兩標,佳立美創、利東環境和福龍馬各中一標。

四川成都錦江區環衛保潔、環衛公廁、綠化和河道管護一體化服務項目,3年總服務費5.7億,最終被拆分成6個標件,由6家地方公司分別中標。
而去年成都市雙流區城市管理局直管區域(內線)環衛作業采購(第二次)更是將項目分成了16個標段,吸引了108家企業參與競標,最終由17家企業一起中標。
在環衛市場已經走過環衛+、環衛一體化并已經到了城市服務階段的時候,這種分標段的做法似乎有些與市場趨勢“格格不入”。
但仔細想來,在全社會和上級政府的日益提升的高標準嚴要求,不同的地方政府也需要面對不同的現實基礎。對于一些經濟不夠發達、市場化進程相對緩慢的地區,分標段采購,或許可以讓沒有能力進行升級換代的現有車輛裝備和人員發揮更多作用,同時也體現了地方保護主義的思維慣性和行為結果。
例如,前面提到的廣州市花都區項目,即使有僑銀股份、玉禾田等深耕環衛領域十多年的巨頭參與,最終的大贏家依然是本地的物業企業。
溫州和成都的項目也皆如此,即使有福龍馬、中聯環境、玉禾田、家寶園林等行業名企,好一點的還能得到“一點肉”,而笑到最后的還是本地企業,并且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對于這種碎片化的分標段采購,不少環衛行業人士曾提出過批評。
他們認為,這種行為割裂了統一的城市服務,會讓服務不同區域的企業的設備和人員實現統一配置和管理,不但降低了設備和人員的作業效率,也降低了信息、經驗共享的機會,相當于增加了作業成本,同時增加了排放、擁堵了交通,不利于新進入的資本進行更有效率地資源整合與能力分配,最終也不利于整體環境效果的提升。
環衛市場從傳統的清掃保潔,發展到環衛+,到環衛一體化,甚至到城市服務,是社會發展、城市管理的必然趨勢。環衛行業最好也是順應這一趨勢發展,不可逆歷史潮流而動。
原標題:一月固廢中標金額超百億!環衛市場碎片化問題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