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9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4月份新聞發布會召開。會議提到,今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近2萬億千瓦時,其中火電同比增長1.3%、水電增長12.7%、核電增長6.9%、風電增長3.3%、太陽能發電增長10.3%。火電增速明顯放緩,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進一步提升。
根據《“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需達到39%左右。為此,將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包括加快發展風電光伏發電、因地制宜開發水電、因地制宜開發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垃圾焚燒發電、地熱能、海洋能等)。可以說,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已是我國明確的要求。
那么,在此大背景下,各地方又制定了哪些目標、準備采取哪些措施呢?從接連印發的“十四五”規劃中,我們可窺見一二。
大力推進“減煤、穩氣、少油、強電、增綠”,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力爭提高4個百分點,達到14.4%以上,外調綠電力爭達到300億千瓦時。
在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方面,將加快本地可再生電力開發利用、提升城鄉可再生能源供熱水平、打造重點功能區綠色發展樣板。“十四五”期間,將在全市重點領域新增光伏發電裝機70萬千瓦;整區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20萬千瓦;新增風電裝機11萬千瓦,累計達到30萬千瓦;新增生物質能裝機16萬千瓦,累計達到55萬千瓦。
到2025年,新增用能主要由清潔能源滿足,天然氣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至21%左右,非化石能源比重力爭比2020年提高4個百分點以上,并建成區天然氣管網基本實現全覆蓋,集中供熱普及率保持在99.9%以上。
為推動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將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大力開發太陽能、有效利用風資源、有序開發中深層水熱型地熱能、因地制宜開發生物質能。到2025年全市非化石能源裝機超過800萬千瓦,占總裝機比重達到30%左右。
到2025年,實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總量折合標煤約4048萬噸。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6546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2281萬千瓦,風電裝機108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100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裝機85萬千瓦。
重點任務包括積極拓展光伏發電多元化產業布局、穩步推進風電協調發展、因地制宜開發生物質能、加快發展地熱能產業、推進核能開發進度、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納、加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直接利用、擴大鄉村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推進可再生能源技術革命。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提高至49%左右,清潔能源逐步成為能源消費增量的主體,天然氣消費持續提高。展望2035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以內,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爭取提升至40%左右。
為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將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大力實施節約能源優先戰略、推動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爭取在“十四五”時期,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約1700萬千瓦、陸上風電裝機容量約30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2000萬千瓦、增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約200萬千瓦、核電裝機容量約240萬千瓦。
打造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多極支撐、多元消納、多能互補”能源生產消費體系,到2025年,實現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96%的目標;到2035年建成億千瓦級的 “柴達木清潔能源生態走廊”、億千瓦級黃河上游100%綠色能源發展新樣板、千億級光伏光熱產業集群、千億級鋰電產業基地。
為構建綠色環保的能源生態體系,將推動能源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樹立西部地區生態用能新典范、推進能源與綠色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重點產業循環化發展;為構建多元消納的綠色消費體系,將推動能源集約高效利用、提高終端低碳化電氣化水平、加快推廣綠色交通工程、 加快推動清潔化供熱。
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42%左右,電力總裝機1.5億千瓦左右,其中水電裝機容量 1.05億千瓦左右、火電裝機2300萬千瓦左右(包括煤電、氣電、生物質發電等)、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200萬千瓦,天然氣產能產量穩步提升。
在推進能源消費轉型升級上,將持續推進節能降碳、積極推進電能替代、促進分布式能源推廣應用,到2025年力爭建成充電樁12萬個;在培育能源新技術新業態上,將重點促進氫能及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支持成都、攀枝花、自貢等氫能示范項目建設,探索氫燃料電池多場景應用。
到2025年,全省能源消費增量的50%以上由非化石能源滿足,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5000萬千瓦以上,風電、光伏發電裝機成為電力裝機增量的主體。
為積極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將積極推進太陽能高效利用、有序推動風能資源開發利用、因地制宜開發地熱能、提升生物質能利用水平、著力推進氫能發展、積極推進水電綠色發展、安全有序發展核能。“十四五”將實現,光伏新增并網容量1000萬千瓦以上,風電新增并網容量1000萬千瓦以上、新增地熱能供暖(制冷)能力5000萬平方米以上、新增生物質天然氣產能3000萬立方米/年以上。
到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5000萬千瓦,裝機占比達到36%以上。到“十四五”末,力爭光伏新增裝機在1200萬千瓦以上、風電新增裝機在450萬千瓦以上、生物質新增裝機在60萬千瓦以上、水電新增裝機在350萬千瓦以上。
為此,將繼續深挖分布式光伏發展潛力、鼓勵集中式復合光伏;積極推進近海海上風電,探索深遠海示范;加強小水電生態監管,積極有序發展抽水蓄能;按需推進垃圾發電項目,鼓勵農林生物質和沼氣發電;鼓勵海洋能裝備研發,倡導地熱能融合發展;鼓勵開展儲能示范項目,支持儲能核心技術攻關。
隨著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的規劃的陸續出臺,我國“十四五”時期清潔能源發展路線圖將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