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日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三周年。據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消息,三年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垃圾分類逐步成為引領低碳生活的新時尚。全市各區、各街鎮全面創建成為示范區、示范街鎮,社區和單位分類達標率均保持在95%。在住建部每季度對全國46個試點城市垃圾分類考核排名中,上海始終保持第一。
據悉,《條例》實施以來,上海市垃圾分類體系基本建成,資源化水平穩步提高,綠色循環理念逐步深化。
在源頭投放環節,全市完成分類投放點規范化改造2.1萬余個,道路廢物箱投放口二次升級改造近2.2萬組。在收運轉運環節,規范配置濕垃圾車1706輛、干垃圾車3296輛,有害垃圾車116輛、可回收物回收車364輛。在末端處置環節,老港濕垃圾二期、金山焚燒二期、奉賢焚燒二期等末端設施建成投產,全市濕垃圾資源利用和干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3.1萬噸/日,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務點1.5萬余個、中轉站198個、集散場15個,可回收物“點、站、場”體系基本形成。各區制定落實可回收物補貼政策,推進餐廚類濕垃圾資源化產品、土壤調理劑產品推廣應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達到40%。推進源頭減量,深入開展“光盤行動”,推動一次性用品、包裝減量及生態設計和濕垃圾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源頭減量率達到1.5%。
今年3月,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印發《上海市2022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堅持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按照“無廢城市”建設理念,以“補短板、強弱項”為重點,切實發揮聯席會議統籌協調作用,抓住《條例》施行三周年關鍵期,鞏固生活垃圾分類實效,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穩步推動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固化市民良好分類習慣和文明行為,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持續引領低碳生活新時尚,確保本市垃圾分類工作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據了解,2019年7月至2022年5月,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達6141噸/日、濕垃圾分出量達9446噸/日、有害垃圾分出量達2噸/日,干垃圾處置量達14787噸/日,相比2019年上半年,分別增長了1.3倍、72.9%、13.9倍,下降了27.8%。持續顯著的“三增一減”,是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及價值認同閉環成型最有說服力的證明。本輪疫情暴發前,上海居民區和單位分類達標率約為95%,約14.32萬市民參與了垃圾分類工作滿意度評價,98%以上市民表示滿意。
綠色低碳生活離不開每一位居民,上海市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的優異成績是每一位居民共同努力的結果。堅持生活垃圾分類,做城市環境的共同守護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