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池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多家車企盯上了動力電池回收這一賽道。
韓國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物流部門Hyundai Glovis日前表示,為依靠內燃機發電的偏遠島嶼的居民提供廢棄的電動汽車電池,以作為發電裝置。Hyundai Glovis將使用
廢電池制造儲能系統并提供電力。
去年,Hyundai Glovis曾開發出一個專用平臺,用于在一個集裝箱中運輸不同類型的廢舊電動汽車電池。通過采用可變軌道結構調整大小,集裝箱可以承載不同形狀的電池。
而通用汽車(GM)也在近日延長與美國鋰離子電池回收商Cirba Solutions的協議,以在2024年之前回收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和在特定通用汽車工廠的制造和研究中產生的電池廢料。目前,通用汽車已經回收了100萬磅電池廢料,且隨著電動汽車產量的不斷擴大,預計該項目將處理更多的材料。
車企紛紛涌入電池回收賽道
除了現代和通用,電池聯盟注意到,今年以來,多家車企都在加碼電池回收這個巨大的藍海。
4月,比亞迪在浙江臺州成立了一家電池回收公司,經營范圍涉及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
5月,寶馬集團宣布與華友循環攜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打造動力電池材料閉環回收與梯次利用的創新合作模式,首次實現國產電動車動力電池原材料閉環回收。
7月12日,大眾汽車美國公司宣布與Redwood材料公司達成協議,在美國回收大眾和奧迪電動汽車的電池。此前,Redwood已經與豐田、福特和沃爾沃建立了類似的合作關系,并與松下內華達州工廠、亞馬遜等達成回收協議。
9月,汽車投資部門GM Ventures對電池回收公司Lithion Recyclin的A輪融資進行了戰略投資,以支持新的GM-Lithion戰略合作協議,從而利用 Lithion 先進的電池回收技術實現循環電池生態系統。
10月底,造車新勢力愛馳汽車與天奇股份及其參股公司萬高(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擬在動力電池運營及服務生態體系構建深度的合作關系,攜手共建新能源動力電池運營及售后服務體系,促進回收資源化利用產業閉環。
此外,上汽集團、吉利、大眾汽車、日產、本田等車企也有電池回收方面的布局。
千億級動力電池回收市場
車企的紛紛入局,是因為他們看到了電池回收巨大的價值和潛力。
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2年9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149萬輛。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達371.3萬輛,同比增長98.48%。
新能源汽車數量的增長,帶來了大量的動力電池。韓國政府預測,到2030年,每年將有67200塊電動汽車電池被丟棄。而我國首批投入市場的新能源汽車的電池也已經陸續達到“退役”階段。這讓電池回收成為新的藍海市場!
天風證券表示,在中性預期下,2030年我國動力電池回收的市場總規模有望達758.4億元。其中,梯次利用市場規模達313.5億元,再生利用市場規模達444.9億元;樂觀預期下,預計2030年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和再生利用市場總規模有望達到1048.9億元。
還有機構預計,到2025年,我國退役動力電池累計137.4GWh,需要回收的廢舊電池容量將達到96萬噸。
不可否認,電池回收對于車企、電池廠、第三方回收機構等來說,是塊誘人的“蛋糕”。但是,電池回收行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第三方回收機構胡亂定價、大部分退役動力電池流入到非正規回收企業及小作坊等。
有行業人士認為,動力電池回收的發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同時政策上要更加完善,明確各方主體責任,并提高行業準入門檻。
原標題:多家車企涌入千億動力電池回收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