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十條”發布,多地組織企業出海搶單
疫情防控政策調整的腳步越來越快了。
2022年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十條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的措施(下稱“新十條”)。圍繞這些優化措施,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當天下午還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回應社會關切。“新十條”要求,要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域,不得隨意擴大到小區、社區和街道(鄉鎮)等區域,也不得采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同時還要進一步優化核酸檢測,進一步縮小核酸檢測范圍,減少頻次。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指出:“隨著大規模疫苗接種和新冠病毒變異,病毒傳播力增強,但致病力減弱,給人群帶來的整體健康風險趨于緩和,我國疫情防控正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同一天,交通部也印發了《客運場站和交通運輸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十版)》,就客運場站和交通運輸工具疫情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和風險區內疫情防控要求進行了整合優化,其中的一條核心內容就是——刪除對跨區域出行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碼和“落地檢”的有關要求。
在全國各地,最明顯的一個變化,是高速、國道、省道上的交通卡口正在陸續撤除。
例如,山西呂梁市疫情防控辦12月7日發布通知,即日起轄區內所有高速、國道、省道等交通卡口及汽車站、火車站、飛機場等交通場站撤銷防控站點,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恢復正常通行。同日,湖北省五峰縣疫情防控指揮部也宣布,即日起撤離“三站一場”、高速交通卡口的防疫工作人員,相關防控基礎設施暫時保留。
在防疫政策調整的同時,全力恢復經濟工作也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聽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工作匯報,研究部署2023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強調,明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全力拼經濟,多地開始組織企業出海“搶單”。12月4日,一支由浙江省商務廳等省級部門相關負責人及企業代表組成的“搶單團”開啟為期6天的歐洲行,這是浙江省級商務部門帶隊出海搶訂單的第一團。后續,浙江省還將通過包機、拼機、航班等模式,組織超過1萬家企業赴境外參加經貿活動。而這場聲勢浩大的行動,就是浙江省近日啟動的“千團萬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
一天后的12月5日,由四川省商務廳組織的商務包機“組團出海”赴歐洲拓展市場活動也正式成行,31家外貿企業的40人飛赴法國、德國、意大利,開展了為期9天的經貿促進活動,這也是疫情以來四川省級層面組織的首個境外商務團。
除了以上兩個省份,廣東、江蘇、福建等地均已有政府相關部門組團出海搶訂單的行動,“全力拼經濟”正在成為各地一致的行動。未來,預計還將有更多的省市加入出海“搶訂單”的行列。
2 環保企業復工復產,注意做好安全防護
隨著外部大環境的改變,環保產業復工復產的日子也終于來臨了。過去3年,由于受疫情影響,環保企業的很多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都無法順利開展、出現延遲,主要體現在8個方面:
1、疫情臨時封控,導致工人無法上班,企業生產受到影響;
2、產業上下游受影響,使得供應鏈延遲、成本上升;
3、工人不能到崗,在建工程項目工期延長;
4、政府忙于抗疫,環保新項目釋放少了;
5、工業企業產能減少,導致環保需求也隨之減少;
6、地方政府財政吃緊,拖欠費用現象日益突出;
7、疫情造成人員出行不便,影響正常的工作交流;
8、最后,疫情還會對大家的心理造成影響,部分人出現消極、躺平的心態。
而這8個因素,在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復產復工之后,改善的速度也是不一樣的。
第一類,改善較快的有:
1、人員出行不便的問題,可能是改善最快的;
2、疫情封控影響企業生產的情況,應該很快也會得到改善;
3、在建項目工期延長的問題,也屬于較快得到解決的;
4、供應鏈受延遲的情況,改善速度應該也很快。
第二類,改善較慢的有:
1、政府抗疫,環保新項目釋放減少,這方面恢復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
2、工業企業產能減少,環保需求減少,也有一個恢復的過程;
3、地方政府財政吃緊,欠費嚴重,這應該是解決最慢的“老大難”問題,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
第三類,因人而異的:
主要就是心態,過去因為疫情管控,導致很多人產生了一些消極、躺平的心態,可辦可不辦的事,就不辦了;可出可不出的差,也不出了。之所以如此,核心還是因為“不確定性”,害怕自己費了半天功夫,結果因為疫情防控,努力都打水漂了,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做。如今,復產復工了,可能大家一時半會還沒法從之前的狀態迅速切換過來,多多少少還存在一些徘徊觀望的心理。這種心理,有之前慣性的原因,也有擔心管控放松后,陽性群體大面積爆發的顧慮。
畢竟,人不是機器,很難迅速從一種狀態,馬上就切換到另外一種狀態,都需要有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企業主動地引導、梳理,幫助解決顧慮,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從而幫助員工、幫助企業盡快回到“復工復產模式”上來。
最后,還有一點想提醒環保企業,特別是污水處理企業,就是隨著疫情管控的調整,社會面生活污水中,攜帶的陽性病毒或許將出現激增,不排除大規模爆發的可能,這又會給污水處理企業的安全防護帶來更大挑戰。在此情況下,污水處理廠應該提前做好準備,謹防可能到來的“病毒潮”。
原標題:全力拼經濟!“新十條”發布,環保企業復工復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