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3日,蘋果官宣,
“到2025年,實現在所有蘋果設計的電池中使用100%再生鈷;產品設備中的磁鐵將完全使用再生稀土元素;設計的所有印刷電路板將使用100%再生錫焊料和100%再生鍍金”。 而就在前一天,蘋果剛剛宣布,要在最初2億美元的基礎上,向Restore Fund(恢復基金)追加2億美元。
Restore Fund,蘋果在2021年設立的基金,由蘋果和高盛集團、以及非營利組織保護國際基金會(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共同發起,旨在投資碳移除項目。蘋果也表示,還希望幫助無法通過現有技術避免或減少碳排放的企業,推廣可行的碳移除解決方案。
據悉,這項投資的預期目標是每年移除100萬噸二氧化碳,就規模來說不算小。此前牛津大學領銜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每年全球森林幾乎包攬了20億噸二氧化碳的清除任務,但人為二氧化碳移除的量卻只占0.1%,相較之下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卻達到約370億噸。如果想要順利實現1.5℃溫控目標,則碳移除規模需要增加1300倍左右。
所以說,就“消碳”工作而言,再多都不為過。
來自蘋果的消息稱,自2020年以來,蘋果自身就已經實現了企業運營碳中和。但,環保的腳步卻不曾停滯。
就開篇說的那樣,蘋果總是會給自己定新目標。截至2022年,蘋果產品中的再生鈷比例達到了25%,再生稀土元素占比更高,為73%,而錫金屬使用量有38%左右來自再生材料。3年時間,想要再上一個臺階,并于2030年想要實現“每一件產品碳中和”的目標,或許還要靠更大規模的再生品回收。其中,蘋果布局的拆解機器人是關鍵助力。
據此前消息顯示,蘋果新一代回收機器人Taz拆解億噸iPhone組件,可回收的金和銅相當于2000噸礦石提煉的材料。而拆解機器人 Daisy 已經具備拆解23種iPhone機型的能力,Dave可幫助回收更多稀土磁體、鎢和鋼。
總的來看,
再生金屬相較原礦金屬還是有很大的發展優勢的。
業界預計,2030年左右,全球再生金屬市場規模將達到4億美元左右,年復合增長率約保持在3%的樣子。而亞太地區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再生金屬市場,占有大約一半的份額,然后就是歐美。
再生金屬市場的崛起,對于電子廢棄物回收再利用來說是個好消息。蘋果作為全球知名的電子產品供應商,提前布局具有必然性,同時也能起到良好的標桿作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