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在線 明星企業】
“同學們,州河是薊州人民的母親河,我們現在就位于州河的起點……”天津薊州州河國家濕地公園科普宣教館內,燕山中學的老師正在向學生們介紹。四月正是春游好時節,薊州區不少中小學都選擇將年初新授牌的州河國家濕地公園和環秀湖國家濕地公園作為校外社會實踐活動場所。
兩個濕地公園坐落于薊州區北部山區,這里山河湖等多種自然地形交錯,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然而,三年前,由于保護不當,這里的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影響。“大量的建筑垃圾、廢棄砂石、雜物被隨意丟棄在兩個濕地的各個角落,每逢下雨后污水橫流。”回憶起與濕地公園的初次相遇,天航局華東公司薊州項目副經理李興建記憶猶新。
2020年7月底,天航局開始對這片京津綠“腎”做“清理手術”。經過詳細了解,項目發現,無序開墾、垃圾遍地、污水亂排放、植被遭受破壞,是造成濕地生態危機的根本原因。為了從源頭上解決濕地環境污染問題,項目團隊與當地政府協商,決定動員濕地周圍的居民搬遷。
讓居民搬離濕地,可以減少人類活動對濕地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干擾,為濕地動植物生長繁衍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隨著濕地環境的逐步改善,周邊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的水體質量也將會大幅提高。同時,濕地也是天然儲水系統,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過量的降水,均勻地通過徑流排走,減輕洪澇災害影響。
頂風冒雪、走家串戶,項目團隊上門給附近23個村鎮的群眾做工作,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積極研究搬遷方案。在建設者的誠心協調下,村民們逐漸理解了項目的良苦用心。數月后,下營溝、小王莊區域等20余處施工節點相繼完成,40余處違法建筑被拆除,800余棵樹木成功遷移,水系聯通項目順利實施。
同時,項目部積極吸納當地農民工就業。“項目對農民工統一進行安全和技能培訓,經現場考核合格后,再簽約上崗。”李興建說。建設期間,總共吸納農民工1100余人,開展各類培訓60余次,大大加強了一線施工力量。“我們干的是自己家的活,必須保證施工生產安全、優質、快速、有序。”當地工人尹振月說。
施工期間,項目部為施工沿線的禮西莊、白塔子村、北宋村免費修建體育活動室,豐富村民文體生活;為下營鎮中心小學捐贈圖書室,給孩子們提供良好閱讀環境;在下營鎮新修道路6公里,方便群眾出行……濕地公園項目漸漸成為一條“綠絲帶”,連起了建設者和當地人的心。
“這幾年時間,山更綠了,水更清了,我們遛彎也有地方去了!”居民們樂得合不攏嘴。在中交建設者的努力下,京津綠“腎”開始逐步恢復水草豐茂、生機勃勃的美麗景象,一幅以綠色為基調,和諧共生、詩意棲居的生態濕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來源:交通建設報 天航局
原標題:薊州飄起“綠絲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