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大量動力電池面臨退役,推動動力電池回收成為新的藍海產業。
據了解,動力電池回收可分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兩者相比,拆解回收更加成熟,梯次利用則有一定難度和挑戰。不過,隨著政策的推進和企業的布局,電池梯次利用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動力電池梯級利用是指將容量下降到80%以下的車用動力電池進行改造,應用到儲能及低速電動車等領域。其旨在通過合理管理電池的充放電過程,最大限度地延長電池的壽命,提高電池的有效利用率,降低電池制造成本等。
政策方面,為健全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市場體系,促進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今年3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認證工作的公告》。
公告提到,工業和信息化部鼓勵符合條件的生產獲證梯次利用產品的企業申請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加快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在政府投資工程、重點工程、市政公用工程中使用獲證梯次利用產品。
此外,支持保險機構發展適合梯次利用產品的財產保險和產品責任保險,為其應用推廣提供風險保障。鼓勵開發銀行統籌用好抵押補充貸款資金、綠色信貸、綠色融資服務等,給予低成本資金支持。
企業方面,今年5月19日,為汽車行業提供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的企業長久物流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股權轉讓及增資獲廣東迪度新能源有限公司(“標的公司”)51%股權,金額合計1.26億元。標的公司專注于電力儲能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和服務。長久物流表示,此次投資主要目的是結合公司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渠道的建設,完成正逆向物流、梯次利用、梯次產品銷售的布局,打造退役動力電池回收綜合利用生態閉環。
公司還擬投資5億元,在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建設“新能源基地”項目,計劃分三期進行投資。長久物流認為,該項目為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重要布局,將推動公司退役動力電池回收綜合利用及儲能產品產能提升。
長久物流發布的戰略規劃(2023-2025)則顯示,未來3年,公司將以總體戰略為綱領,三大事業部子戰略為指引,協同發展,專注向汽車上下游產業鏈的業務拓展,提升一體化綜合服務能力。其中,新能源事業部的目標是成為“專業的動力電池回收服務商”。其中提到:作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的締造者,以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為突破點,開展新能源正逆向物流、梯次利用、梯次儲能產品銷售業務。未來三年公司將以新能源汽車流通鏈為出發點,統籌上下游資源,建立全國性動力電池回收網絡等。
自2018年成立后,龍海協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便著手布局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產業。公司規劃總投資6億元的項目,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年產梯次利用動力電池2萬噸,預計可實現年產值6億元。
(南山)中國鐵塔官方消息顯示,2023年-2024年換電鋰電池梯次利用柜產品集中招標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進行公開招標。本項目預估采購1萬套換電鋰電池梯次利用柜,不含稅最高限價1359.29元/套。項目中標人數量為2個,份額分別為60%和40%。
同時,電池梯次利用的技術也不斷取得進展。今年5月8日,清華大學發布消息,針對梯次利用電池評估、應用和回收領域,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張璇、韋國丹、周光敏團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文章提到,該研究團隊結合快速脈沖測試和機器學習方法,提出了針對鋰離子電池的快速一致性篩選與剩余容量評估框架。與傳統的長時間充放電測試相比,所提出的框架可以將評估時間縮短80%以上,平均準確率可達95%。
該團隊還研究發現,梯次利用電池的可持續性主要取決于它們的退化曲線,包括電池的健康狀態和退化速率。較高初始容量和較慢退化速率的電池在可持續性表現方面更為出色。然而,當考慮其成本時,剩余容量不高且退化速率偏快的“退役電池”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可以看出,梯次利用電池市場空間巨大,前景廣闊。未來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梯次利用還存在安全、壽命跳水等難點。(注:原文有刪減)
原標題: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發展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