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22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在常州組織召開全省臭氧污染防治現場會,聚焦VOCs污染治理,對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再動員、再部署,推動全面提升精準治氣水平。各設區市生態環境局負責同志、重點化工園區管委會負責同志、企業代表等參加會議,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英劍波、二級巡視員楊新芝、廳大氣環境處負責同志出席會議。會上,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新材料產業園、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等介紹綜合治理情況,省環科院講解了園區VOCs高值溯源排查要點,部分企業代表圍繞VOCs治理、新能源渣土車應用等交流發言。廳大氣環境處分析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形勢,通報幫扶發現的重點問題,安排全省臭氧污染防治工作;英劍波副廳長作總結講話,對重點工作進行部署。
與會代表一行前往匯允石化、光大常高新環保能源、宏川石化等企業開展實地考察。匯允石化已更換35套高效呼吸閥,鋪設油氣回收管線1.6千米,推進環保、安全“雙達標”;升級油氣回收設備,采用“輸送+冷凝+吸附”組合工藝,非甲烷總烴、異戊烷處理效率分別約95%、98%。改造后,園區異戊烷平均濃度下降43%。企業負責人介紹,回收裝置中流淌的汽油都是通過油氣回收獲得的。企業通過VOCs治理,不僅大幅減少污染排放,且年回收油量超500噸、實現經濟效益550余萬元。將看不見、摸不著的VOCs排放,回收為管路中流淌的汽油,這樣可觀可感的減排效果,讓與會代表感受到污染治理促進了企業更好地發展,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實現“雙豐收”。
宏川石化提出“全密封、全收集、全處理、全達標、全自動、保安全”的“五全一保”治理模式,圍繞儲罐廢氣治理,建設RTO燃燒爐,更新高效密封呼吸閥140余個、VOCs高效收集閥70個、緊急釋放人孔70個、改造儲罐下裝式鶴管70余套,VOCs去除率95%以上,年減排VOCs約115噸。治理后每年減少物料損耗超過400噸、實現經濟效益300余萬元。光大常高新環保能源在原先“SNCR脫硝+活性炭+布袋除塵” 等治理工藝基礎上增加“SCR+濕法工藝”。氨逃逸大幅下降的同時,治理效率從60%提升至90%以上。
工作會議上,大家講形勢、講問題,談思路、談方法,送經驗、送技術,互學互鑒,推動解決大氣污染防治具體問題。會議指出,當前大氣污染治理進入新階段,從污染貢獻來看,PM2.5一次污染下降、二次組分影響凸顯;從超標因子來看,臭氧污染日益嚴峻,已成為影響優良天數比率的首要因素。當前,排放總量大于環境容量是大氣污染問題的主要矛盾,VOCs排放量大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壓降VOCs既能降PM2.5又能控臭氧,是當前改善空氣質量的關鍵舉措。面對新階段、新特征,大氣污染防治要從治理一次污染向防治二次生成轉變,由VOCs物種無差別“總量減排”向“活性減排”轉變,從控制固定源污染向控制移動源污染轉變。
會議強調,空氣質量改善面臨“成效不穩定”和“預期不確定”兩個瓶頸。“成效不穩定”是指改善成果脆弱、基礎仍不牢固,存在較大的反彈風險。必須一以貫之保持工作力度,以“穩”的定力來應對不穩定性的影響。“預期不確定”是指空氣質量受到氣象條件、區域傳輸、污染排放等多因素影響,這些都給治氣工作帶來不確定性。必須堅持以更多確定性的減排量來沖抵各方面不確定性影響。各地要高度重視,把VOCs壓降作為園區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工作中堅決防止“一刀切”“大水漫灌”,要“一企一策”實施精準治理。
會議要求,各地要強化臭氧污染防治工作。一要凝聚共識,奮力攻堅。園區負責同志要凝聚兩方面共識,一方面,做好VOCs治理不僅能改善園區大氣環境質量,還能幫助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多重效益。另一方面,目前在VOCs治理方面已經有基礎、有條件、有方法、有技術,而且有很多成功案例和經驗,關鍵是要下定決心、堅定信心、奮力攻堅。二要全面摸排,定向溯源。相關園區要精準排查,推動解決問題。要充分依托技術力量,用好紅外成像儀、無人機、走航車等手段和裝備,深入排查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泄漏點,找準VOCs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治理到位。三要精準治理,深度減排。既要減得準,也要減到位、見成效。突出“活性減排”,細化和夯實污染源清單,分析特征污染因子,對優控物種和重點企業精準治理。堅持對癥下藥,對不同污染因子采取針對性治理措施。堅持深度減排,推動企業從設備工藝、生產工況、現場管理等各環節實現更高水平治理。四要聯動響應,削峰保良。研究表明,應對臭氧污染過程,區域內相關地區聯動減排能夠有效實現污染削峰。各地要進一步優化區域聯動工作機制,尤其是沿江八市,預測到有可能產生重污染天氣時,要依法依規采取聯動響應措施,全力推進“削峰保良”。
原標題: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召開全省臭氧污染防治現場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